【目科】鱗翅目,尺蛾科。
【學(xué)名】Culcula panterinaria
【分布】河南、河北、內(nèi)蒙古、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安徽、江西等地。
【危害對(duì)象】美人蕉、萱草、吉祥草、鳶尾等花卉。
【危害征狀】 以幼蟲蠶食葉片,造成殘缺不全。
【形態(tài)特征】
(1)成蟲:體長(zhǎng)25毫米左右,翅展70毫米左右。前后翅的底色均為白色,上有灰色和橙色斑點(diǎn);在前后翅外緣上各有1串橙色和深褐色圓斑;前翅基部有1塊黃色大斑紋,斑中央呈灰色。雌蟲腹端有1叢厚密的黃色鱗毛。
(2)卵:扁圓形,翠綠色,塊狀。
(3)幼蟲:老熟幼蟲體長(zhǎng)60~85毫米。體色因食料不同而異,有綠色到深褐色、黃褐色、灰褐色和茶褐色。頭頂左右呈角狀突出,前胸背面有2個(gè)角狀突起,自中胸至腹端每節(jié)有4個(gè)明顯的白斑,分列左右兩側(cè)。
(4)蛹:紡錘形,長(zhǎng)40毫米左右,黑褐色,有光澤。
【發(fā)生規(guī)律】木櫬尺蠖一年發(fā)生1代,以蛹在較潮濕的土中越冬;翌年5~6月成蟲羽化;成蟲有趨光性,夜晚活動(dòng)。卵產(chǎn)在葉背,成塊狀,表面覆有棕色毛叢;每頭雌蟲可產(chǎn)卵500~1 000粒;7月上、中旬開始危害;危害嚴(yán)重時(shí),可將葉片吃光,僅留葉柄、枝梗。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冬耕,殺滅越冬蟲蛹。
(2)物理防治:懸掛黑光燈誘捕成蟲。
(3)藥劑防治:幼蟲活動(dòng)期,可噴施50%殺螟松乳油l 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