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郁金香白條病。
【分布】這是一種世界性病害,各郁金香產(chǎn)區(qū)都有發(fā)生。除為害郁金香外,還為害很多種百合、水仙、風信子等花卉。上海種植的郁金香大多由荷蘭進口,有些品種碎色病發(fā)病率高達90%以上,有些品種達20%左右。郁金香碎色病是造成郁金香種球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癥狀】 狀主要表現(xiàn)在花上;ò觐伾a(chǎn)生深淺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使花瓣表現(xiàn)為鑲色,人們稱為“碎色”。葉片也可受害, 郁金香葉片出現(xiàn)淺綠色或灰白色條斑,有時形成花葉;在紅色或紫色品種上產(chǎn)生碎色花,花瓣上形成大小不等淡色斑點或條斑,這往往增加了觀賞價值;歷史上曾經(jīng)誤將這種得病的植株作為新的良種栽培,同時導致了該病的廣泛傳播。在淡色或白色花的品種上。其花瓣碎色癥狀并不明顯,這是由于花瓣本身缺少花色素的緣故;危害嚴重時植株生長不照。郁金香碎色病毒危害麝香百合時產(chǎn)生花葉或無癥狀。
【病原】 引起郁金香碎色病的病原為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TuBV),病毒粒子僵硬至彎曲,大小為700納米×(12~13)納米。
【發(fā)病規(guī)律】郁金香碎色病毒由汁液或蚜蟲作非持久性傳毒。此病毒可以危害多種郁金香及很多百合。臺灣百合和麝香百合是部金香碎色病毒的診斷寄主。在自然栽培的情況下,重瓣郁金香往往比單瓣郁金香更為感病。
【防治方法】
(1)注意選擇和保存無病毒植株,作繁殖材料,可在防蟲室或隔離溫室里播種無毒種球來繁殖。采用嚴格衛(wèi)生措施,盡可能減少病毒的再次感染。繁殖無病毒的繁殖材料,采用莖尖培養(yǎng)脫毒和組織培養(yǎng)繁殖無毒苗。單瓣郁金香品種往往比重瓣的抗病。
(2)鏟除雜草,減少侵染源。消滅傳病介體,如昆蟲、線蟲和真菌等。預防人為接觸傳播,接觸病苗和材料后要清洗消毒,再接觸健康的植株。田間種植期間,及時除去重病株和瘦弱退化株。
(3)發(fā)病區(qū),噴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以減少蚜蟲傳毒機會。
(4)在鱗莖貯藏前,用80%敵敵畏乳油80倍液噴灑貯藏地點和器具等,或用2.5%溴氫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灑,殺死存在的蚜蟲,以防傳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