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錦的栽培管理與繁殖方法
地錦是落葉藤本植物,葉子互生,葉柄細長,花淺綠色,結漿果、球莖。頸上有卷須,能附著在巖石或墻壁上。其根、莖可入藥,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腫毒之功效,果可釀酒。
地錦的栽培管理
采前管理
栽種密度為每平方米l~2株。地錦較耐旱,但在微潮的土壤環(huán)境中生長良好,故在栽培中不宜缺水。除在定植時給植株施用適量腐葉作為基肥外,生長旺盛階段應該每隔l0天追施一次稀薄液體肥料。地錦喜日光充足,亦耐半蔭。保持環(huán)境適當通風即可。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迅速,較耐寒,它的生長適溫為16~28℃,越冬溫度不宜低于-15℃。地錦的分枝性強,在管理過程中應該為其設好攀緣支撐物,應該將所長出的分枝及時進行牽引固定,這樣既有利于植株生長,又有助于提高插條品質。
采后管理
地錦的枝條一般在入秋后植株落葉時采收。通常將采收的枝條剪成50~55cm長的段,然后進行分級,再把它們每50支一束進行捆綁碼入箱內。立即將已處理好的插條置于相對濕度為85%~95%,溫度為0~2℃的環(huán)境中進行保存。地錦的插條通常在上述條件下能夠貯藏7~10天而不致影響使用效果。
包裝材料
通常采用60cm×45cm×30cm的襯膜瓦棱紙箱進行包裝。注意襯膜、瓦棱紙箱上要設置透氣孔。
地錦的繁殖方法
⒈播種繁殖 地錦的果實為漿果,有種子1-4粒,秋季成熟,采下后水洗,即得種子,可隨采隨播,也可沙藏于第二年春播。發(fā)芽適溫18-25℃,將種子催芽后,可點播或撒播于育苗盤中,培育1年即可出圃定植。
⒉扦插繁殖 扦插用當年生嫩枝作插穗,每穗保留2-3個芽,可于春季或雨季進行,插于泥炭或素沙中,保持土壤濕潤,并置于半蔭處,1個月后即可發(fā)根,當年即可定植。
⒊壓條繁殖 多在春季壓條,也可在夏秋季節(jié)進行。可將節(jié)部刻傷,然后埋入土中,20-30天可生根,春季壓條到秋季可剪離母體定植,夏、秋壓條可在第二年春、夏剪離母體,然后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