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盛果初期和果樹到了小年,花量少,產量低,經濟效益差。為使果樹“小年不小”,花少產量高,植物激素就是果樹的最好助力。
植物激素具有藥量少,成本低,生理效應范圍廣,發(fā)揮作用快,在植物中易分解,對環(huán)境污染輕,能克服果樹大小年,提高果品質量,增加貯運性等作用。可提高果樹坐果率的激素有:赤霉素、矮壯素、整形素、二氯苯氧乙酸、萘乙酸、比久等。
1.赤霉素。在蘋果、棗、山楂、柑桔、無花果等果樹的花期,噴灑100ppm的赤霉素,坐果率比對照提高1至數倍。
2.矮壯素。在葡萄花前1~3周,用300~500ppm的矮壯素噴布葡萄,能提高葡萄坐果率30%~100%。
3. 整形素。在蘋果、杏、挑、梨等果樹上噴灑濃度5~50ppm的整形素,能使坐果率提高1~5倍。噴灑時間為盛花期至落花期。
4. 萘乙酸。葡萄漿果在豌豆粒大小時,用300ppm萘乙酸浸漬果穗,能提高坐果率45%~100%。用10ppm的萘乙酸噴灑棗樹,能使坐果率顯著提高,噴灑時間在棗樹花期。
5. 比久。在葡萄花期噴布500~1000ppm的比久,可提高坐果率35%~100%。使用植物激素應注意:1.應嚴格按照樹種選擇激素品種、用量和使用時間。如在其它樹種上噴灑應先作小范圍試驗,由低濃度向高濃度逐步試驗,不可大面積盲目使用。2.應在無風多云天氣,或趁早上和傍晚進行,以利果樹吸收利用。另外,使用激素時不能和銅器及銅制劑農藥接觸,并要現用現配,不可放置時間太久。
。▉碓矗喝r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