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廣東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但記者在一些種植時間較長的荔枝產區(qū)發(fā)現,許多樹齡較大的荔枝樹逐漸老化,病蟲害多發(fā),管理十分困難。這些荔枝不但果型小、產量較低,而且肉少核大,品質很差,在本土市場賣價低,在外地市場基本無人問津。
對于這些老殘荔枝樹,廣大荔農該如何處理呢?是砍伐還是改造?為此,廣州市農業(yè)局有關果樹專家建議,荔農可通過荔枝復壯改優(yōu)技術,實現植株矮化、整形和復壯,再配套高接換種實現荔枝品種優(yōu)化。據悉,這種方法投入的成本并不大。
近年來,廣州市對從化、增城等地一些老荔枝樹進行了改造,效果比較理想。據介紹,改造后的荔枝果園,立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好,比改造前平均每畝年增加產值800-1000元,經濟效益可觀。根據廣州市的生產實踐經驗,目前較為成熟的老殘荔枝修復技術主要有兩種,可供參考。
記者日前在從化荔農老江的荔枝園看到,三年前試驗改造后的糯米糍荔枝,部分已掛滿了指頭大的小果,果實大小均勻,豐收在望。老江說,改造后的荔枝與改造前相比,花束明顯增多,結實率較高,打算將其余的老樹逐步復壯改優(yōu)。
7-8月適宜低截回縮
果樹專家介紹,近年的生產實踐證明,3-4月為最佳的低截回縮時期,7-8月進行亦可,9月以后不宜再進行低截;乜s高度一般選擇距離地面80-120厘米的部位低截,低截時分兩刀,先從下往上鋸一半。再從上往下鋸,鋸口要平。低截后要注意覆蓋保濕,可用殺菌劑泥漿涂抹鋸口,再用稻草包扎鋸口和樹干,防止曬裂皮。
荔農在肥水管理方面,要在低截回縮前15天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或速效肥,可施用復合肥加尿素等。低截后,待第一趟新梢老熟后再施肥,以后是長一趟梢施一次肥,旱時要灌水,澇時要及時排水。
專家提醒,在低截后,新梢長出時一定要及時噴藥保護。第一次新梢不疏枝,在第二次梢轉綠后開始疏枝,疏枝寧輕勿重。據悉,在3-4月低截的,當年抽發(fā)四次梢以上;在7月底8月中下旬低截的,能抽發(fā)2次梢。
。冈孪卵蠹藿訐Q種
在果樹修復改壯技術中,嫁接換種是比較常用的方法。如老殘荔枝樹,嫁接時間一般選擇在3-6月或8月下旬-9月下旬,在老樹抽出新梢老熟后或萌芽前進行。這是換種嫁接的最佳時期,成活率較高。
在砧木選擇方面,果樹專家建議,從主干或主枝上抽出的新梢作砧木,經半年到一年的生長,粗度達1-1.5個枝條進行嫁接,這樣可保證嫁接成活枝條不少于8-13個。
嫁接選擇的接穗要求,一般選擇優(yōu)質結果樹樹冠外圍中上部枝條,要求芽眼飽滿,皮身嫩滑,粗度與砧木相近或略小。品種可根據當地的實際,選擇當地優(yōu)良品種,如廣州地區(qū)可選擇桂味和糯米糍品種。
同時,要注意保留未嫁接的枝條。為保證嫁接枝的生長空間,可壓低嫁接枝附近的其他枝條,在嫁接枝成活后,才逐漸疏去旁邊的其他枝條。
此外,果樹專家還建議,在嫁接后第二年開始,荔農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新樹冠的主干枝,逐年修剪過密的枝條,到第三、四年,原來老齡荔枝低截回縮時有2-3個主干的植株,每個主干保留2-3個嫁接枝作為新樹冠的主干枝。若干年后,每個植株新樹冠的主干枝應保持在3-5個。
本報記者 余顯茂 實習生 宋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