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果孔較小,多在果頂和萼洼處,其次是果肩處,果孔常流出水珠狀果膠,不久果膠干縮成白粉狀。中早熟品種如早酥梨及西洋梨中的巴梨、茄梨等6--7月份受害較重,晚熟品種如碭山酥梨、鴨梨等幼果受害輕而8月份受害較重。
梨大食心蟲:
幼果受害后蟲孔外有蟲糞,果柄基部補白絲纏在枝上,幼果常干黑也不脫落。
梨小食心蟲:
果與果、果葉相貼處、梗洼及果洼處有小蛀孔,孔周圍稍凹陷,有較細蟲糞排出,脫果孔較大,蟲果易腐爛脫落。
蘋小食心蟲:
被害果上形成褐色干縮蟲疤,上有幾個小蟲孔,并有少許蟲糞。
5月份至9月份是防治食心蟲的集中時期,可選殘效期長、兼治各種螨類的內吸性農藥,在受害嚴重時進行防治。果實套袋后可很好地防止各種食心蟲鉆咬,減少噴藥次數(shù),達到其他措施無法比擬的防治效果,應抓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