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潰瘍病
潰瘍病是柚危害性最大的一種病害,屬檢疫對象。
葉片受害時,先在葉背出現(xiàn)針頭大油漬狀病斑,逐漸擴大,穿透正反面。病斑略隆起,呈米黃色,最后變淡褐色,木栓化,近圓形常有輪紋,中央有裂口,病斑周圍有黃色或淡綠色暈環(huán),受害嚴重時可使病葉脫落,柚的葉片、枝梢和果實均感病,病菌只能從嫩葉、嫩梢、幼果等幼嫩部分侵入為害。
防治方法:
(1) 嚴格實行檢疫制度,培育無病苗木:避免從病區(qū)引入帶病苗木、接穗和種子。對引進的苗木,要徹底檢查,并將苗木成束倒浸于600單位/毫升的鏈霉素加1%酒精的藥液中消毒1小時,取出晾干后待運。
(2) 冬季清園:把帶病枯枝、落葉集中燒毀,適當(dāng)剪除被害嚴重的枝梢,減少病源。結(jié)合防治其他病害,噴波美1度石硫合劑1次。
(3) 抹牙控梢:搞好夏、秋梢的抹芽控梢工作,并在潛葉蛾低峰期放梢,減少病菌從傷口侵入的機會。
(4) 藥劑防治,必須以防為主:在春季芽萌發(fā)至開花前噴0.8%等量式波爾多液1次,葉片轉(zhuǎn)綠期噴200倍4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3%氧氯化銅600~800倍液,或20%葉枯寧800倍液,或"可殺得2000"900~1200倍液,或14%膠氨銅水劑300倍液,或50%克菌壯500倍液,或77%冠菌銅600倍液。也呆用600單位/毫升鏈霉素液,或70%可濕性甲基托面津800~1000倍液,或25%敵枯雙1000倍液。
2. 瘡痂病
本病在春梢初展時期即發(fā)生,病斑出現(xiàn)水漬狀斑點,后變?yōu)橄烖S色突起的圓錐形小瘤點,并逐漸變?yōu)辄S褐色,組織木栓化,表面粗糙。病部在葉的一面突起,而在突起的背面凹陷,病葉扭曲畸形。幼果受害,果面上形成突起的病斑,果實畸形,品質(zhì)變劣。發(fā)病嚴重時,引起大量落葉、落花、落果。此病為柚類主要病害之一。
防治方法:
(1) 冬季清園和春季修剪時,清除園內(nèi)病葉和剪去病枝,集中燒毀,消滅病源。
(2) 藥劑防治:春芽萌發(fā)期(相當(dāng)1粒米長)噴1%等量式波爾多液1次,謝花2/3時再噴0.8%波爾多液1次,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均能顯著防治效果。多次噴射波爾多液,可能引起銹壁虱的猖獗為害,故必須掌握蟲情,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