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開展春季梨樹病蟲綜合防治,可有效減輕全年病蟲害發(fā)生,改善梨果的品質(zhì),增加農(nóng)民經(jīng)濟效益。
當(dāng)前,梨樹主要病蟲害有:梨大食心蟲、蚜蟲、紅蜘蛛、梨木虱、蝽象、潛葉壁虱、黑星病等。
防治時間和防治措施分別是:
一、早春至花芽膨大前
清潔果園和刮樹皮。在樹下鋪塑料布,然后將主干和大枝上的翹皮、粗皮他細刮下,但不可傷及新生的表皮。對枝丫處的粗縱皮要細刮。將刮下的樹皮及幼蟲、蟲卵等集中深埋或燒毀。打落樹上枯葉和殘留干果、爭凈樹下枯枝落葉并清理出果園銷毀,最后全樹噴3-5度石硫合劑一次。開花前半月,灌水一次。
二、花芽膨大至開花前
全樹噴800倍氧化樂果與1500倍敵殺死混合藥液一次,噴霧要均勻,噴至樹枝如小雨淋濕。
開花前至樹盤內(nèi)撒施土壤菌蟲丹100克,施藥后淺摟一遍,使農(nóng)藥與土壤充分摻勻。
三、花期
始花期,全樹噴1000倍主效氯氰酯一次,預(yù)防金龜子為害梨花。(無人工授粉條件的果園不能噴這次農(nóng)藥)
盛花期,全樹全花噴0.3%硼砂和0.3%尿素及0.5%白砂糖混合液,可有效促進花朵座果率。
四、落花后
落花后10天至15天后,全樹噴800倍多菌靈與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混合藥液二次,間隔7天。主要預(yù)防黑星病,霉心及金龜子、蝽象等。如加噴1500倍吡蟲啉,可兼治潛葉壁虱、木虱和蚜蟲。
如有天幕毛蟲或舞毒蛾,因藥液中有菊酯類藥,亦有預(yù)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