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字形芽接。取生長充實的新梢,去掉葉片后用嫁接刀在接芽以下2.5厘米處,橫向深削達木質(zhì)部的1/3,再順勢向上平削到接芽上方1厘米處,然后在接芽上方0.7厘米處橫削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即可取下近似長方形的芽塊。在削取芽塊的同時,于砧苗距地面5~10厘米處,選平滑部分用刀切割成T字形接口,深達木質(zhì)部,其長度以剛好能容納住芽塊為度。將削取的芽塊插入砧苗接口,使芽塊與接口緊密吻合。然后用塑料布條自上而下地將切口全部捆嚴,僅露出腋芽和葉柄。
二、改良T字形芽接。芽塊帶少量木質(zhì)部,其接合過程不是芽下和砧木愈合,而是芽的邊緣和砧木削面的邊緣愈合,因此接芽不會受到損傷,成活率較高。削取的芽塊要大,一般至少長2.5厘米、寬1厘米,這樣接觸面大,容易成活。芽接成活后10天左右應(yīng)及時解除捆扎的塑料布條,以免妨礙愈傷組織的生長和接芽的發(fā)育。成活的接芽其葉柄很容易脫落,而且接口愈合良好,表皮新鮮。對于已死的芽,如時間來得及,則可以進行補接。
三、水分管理。芽接前如果天氣持續(xù)干旱,應(yīng)提前2~3天對砧苗充分灌水,以便使嫁接操作較容易,也可以提高成活率。但嫁接后15~20天內(nèi)切忌灌水,而且如果期間降雨還要做好排水防澇工作,以免發(fā)生流膠現(xiàn)象,降低成活率。
四、春季剪砧。芽接苗一般于翌年3月上、中旬樹液流動前進行剪砧,以利接芽生長。剪砧后還要注意隨時抹除萌蘗砧芽,防止消耗過多養(yǎng)分,影響接芽生長。對6月上旬嫁接的苗木則應(yīng)在成活后10天以內(nèi)剪砧,以利于接芽當年萌發(fā)生長。成活后的芽接苗生長十分迅速,新梢脆嫩易斷,要及時加支柱扶持,防止被風吹斷,也有利于苗木的垂直生長。為了促使苗木生長健壯、充實、增強其越冬能力,在苗高40~50厘米時,應(yīng)對苗木的新梢進行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