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是碭山梨產區(qū)梨樹上一大主要病害。此病從落花到果實成熟期均可發(fā)病,主要為害芽、葉、梢、果等,嚴重的造成早期落葉,削弱樹勢、影響產量和質量。
該病在碭山梨區(q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發(fā)病嚴重的年份如1998、1999、2001年,部分園片病果率高達90%,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梨黑星病發(fā)生
梨黑星病是由一種子囊菌寄生引起的病害,主要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腋葉、病芽上越冬或以菌絲團或子囊殼在落葉上越冬,靠雨水飛濺及雨滴隨風飛散傳播。該病的發(fā)生與降水關系密切,一般早春雨早,雨日多發(fā)病即重,溫度對此病有一定的影響,溫度低于10℃菌絲不活動,溫度高于30℃時受抑制,該病受溫度的影響,1年中有2個集中發(fā)病階段,2次發(fā)病高峰。4-6月主要是5月份是第1個集中發(fā)病階段,此時氣溫回升濕度大時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風雨侵染幼嫩的新梢,構成第1次發(fā)病中心,如陰雨天多就構成第1次發(fā)病高峰。幼葉幼梢易感病,成齡葉較抗病。7月底-9月份為第2個集中發(fā)病階段,7月下旬以后雖然白天溫度較高,但夜間溫度低,如果此時病原基數大,遇雨后即進入第2次發(fā)病高峰,此時以果實為侵染中心。
幼樹園的黑星病重于成樹園,原因是幼樹園營養(yǎng)生長旺盛,停止生長晚,侵染中心--幼嫩葉片較成樹園多,再者幼樹園一般密植、郁閉,園內空氣濕度大,因此要重視幼樹園黑星病的防治。
二、防治措施
1、越冬期防治,清掃落葉、剪除病芽、壓低越冬菌源;發(fā)芽前全樹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
2、生長期防治
⑴生長期化學防治;ㄇ埃ɑㄐ蚍蛛x后,花現蕾前),噴1遍1:2:280的波爾多液;花落噴70%大生M-45800倍進行保護;此后根據天氣情況采取雨前噴多菌靈、大生M-45、波爾多等保護劑,雨后噴12.5%烯唑醇、12.5%晴菌唑等殺菌劑;8月份以后停止使用波爾多液,以免污染果面和延遲果實上色!
、迫斯ふ∪~、病果等傳染源。
⑶注意排水、松土、降低園中濕度。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來源:《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