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做生意喜歡跟風是出了名的,連華人首富李嘉誠也說:"做生意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創(chuàng)新,二是改進,三是跟風"。什么東西賺錢,大家一哄而上,混戰(zhàn)一場,最后大打價格戰(zhàn),弄得遍體鱗傷之后,再來個行業(yè)洗牌,于是強者更強,弱者則淘汰出局。
如今紅木家具高檔原材老撾大紅酸枝正在上演這出戲。
去年上半年紅紅火火的大紅酸枝最近時運不濟,連續(xù)爆出下探行情,至今未走出低迷跌勢陰影,4月底優(yōu)質材更是下跌至3.5萬/噸,跌幅達3萬多元/噸。更令人齒冷的是,上海、福建、廣東木材市場同時傳出銷路阻滯消息,大有" 屋漏偏遭連夜雨"的窘況。
大紅酸枝市場出現(xiàn)如此情形,行家分析認為,都是盲目跟風惹的禍。去年年中紅酸枝旺熱,價格一度沖高至7萬元/噸,優(yōu)質材更是價至13萬/噸。商機顯露,經銷商見利跟風。去年年底,大紅酸枝經銷商一窩風跑到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地大量收購紅酸枝,其瘋狂程度到了舊屋老料、大小新材"統(tǒng)吃"的地步,一時間云南口岸紅酸枝囤積過萬噸。而中國經銷商的狂熱追捧也刺激產材地供應商哄抬紅酸枝價格;當地政府則出于保護本國森林資源以及打擊非法采伐行為,考慮進一步提高關稅抑制出口。日前來自老撾的木材商反映,最近老撾政府已提高了木材的關稅。由于市場存貨過多,去年年底,紅酸枝價格開始盤整下調,從7萬元/噸跌至6萬元/噸。
但令國內經銷商始料不及的是,今年年初突降冰雪,爆發(fā)了一場50年不遇的特大災害,造成交通不順暢,阻擋了紅木家具廠出貨之路。由于產品有待今年市場消化,紅木家具企業(yè)資金積壓,采購原材料的積極性受挫;再加上盤整下調的市場行情,更令下游紅木家具企業(yè)舉棋不定,擔心一入市資金就被"套牢",持幣觀望,靜待價格拐點的心理普遍存在。而另一方面,紅酸枝銷路阻滯又反過來再次引發(fā)跌勢,進入3月其價格從6萬元/噸跌到5萬元/噸,4月底更是下跌至3.5萬元/噸。
如今經銷商反映,受區(qū)域性集中到貨量較多及市場需求階段性疲軟的影響,目前紅酸枝的價格已出現(xiàn)產材區(qū)的報價高于市場價的行情"倒掛"現(xiàn)象,經營壓力和風險日益加大。因為大多數經銷商所銷的貨都是去年年底進的存貨,在行情" 倒掛"的情況下,經銷商要么是"多做多虧,少做少虧",要么是任憑庫存被套牢,捂庫存犧牲資金的周轉力度。
不過,業(yè)界資深人士表示,紅木不同于普洱茶或房產,而是真正的不可再生資源。從發(fā)展趨勢來看,紅木原材即使在擠干了虛漲"水分"后,其資源的稀缺性亦決定了其價格必將隨著需求量的上升而繼續(xù)上漲。而且,目前國內紅木原料進口渠道越來越少,原材料來源可以說接近"斷糧",再加上人力成本日益上漲,要紅木降價就更加不可能了。這對于那些因紅酸枝下挫而誠惶誠恐的經銷商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鐘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