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在丘陵、山地、荒坡、沙灘均可栽植。對環(huán)境條件適應(yīng)性強。但仍要注意按照生長發(fā)育要求的環(huán)境條件,做到適地栽培,以獲取優(yōu)質(zhì)高效。板栗對溫度的適應(yīng)性強,年均溫在3℃~25℃的地區(qū)均有分布。板栗開花要求17℃~25℃這樣較高的氣溫,花粉發(fā)芽的適溫為24℃左右。低于15℃,高于27℃影響授粉受精和著果,8~9月間果實增大期需20℃以上的平均氣溫。
栗為喜光樹種。各重點板栗產(chǎn)區(qū)4~10月的日照時數(shù)為250小時左右。一般來說,降水量較少,光照充足、氣候干燥的地區(qū),栗品質(zhì)好,商品價值高。不同品種對降水量要求各不相同,南方栗區(qū)為1000~2000毫米栗樹定植時,先在定植穴(溝)內(nèi)施足富含磷肥的底肥,每666.7平方米(1)施入土雜肥3000~5000千克再填回表土。做到根系舒展,邊回填表土時,邊輕提栗苗,使根系與土緊密接觸。注意不宜栽得過深,以澆完定根水后,根頸略高出地面或與地面齊平為宜。栽植后及時灌溉,并用稻草或薄膜覆蓋樹盤,減少水分蒸發(fā),提高栽培成活率。<BR> 丘陵地推行密植株行距2米×2米,每栽植166株,建園第2年每公頃產(chǎn)量196.8千克,第3年987.5千克,第4年2799.3千克,第5年3603.8千克,第6年4441.9千克,平均每公頃6年累計產(chǎn)量12029.3千克。
實踐中2米×2米至2米×3米株行距的栗園,約在定植后第7年達到樹冠郁閉期。為兼顧栗園前后期產(chǎn)量,在密度設(shè)計時,宜采用計劃密植,設(shè)置臨時植株或臨時行,并對其采取相應(yīng)的縮冠修剪措施,在適當?shù)臅r候間伐臨時植株一棵樹上落下來一個長滿刺的小球,掉到地上裂開了。我撿起來一看,里面藏著板栗。啊,這棵就是板栗樹呀!那么高那么大!樹干粗壯,我張開雙手還抱不住它。樹冠撐開,像一把巨傘。樹葉呈橢圓形,上面有一根主脈,主脈兩側(cè)斜伸出六根葉脈。而果實就躲在樹葉下。果實的外殼上長滿了刺,好像一根根針插在上面,要是不小心碰上它,很扎手的。這是樹媽媽給板栗穿的“鎧甲”。成熟的果實上有一條縫,我用腳踩開,里面有二到四個板栗。板栗是半圓形,殼上長滿了白白的、細細的絨毛。頭和尾是棕黃色的,中間是棕黑色的。剝開板栗硬硬的“外套”,再去掉一層帶毛的“襯衫”,就露出了黃色的板栗肉。放進嘴里,一嚼,又香又甜又脆,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