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白刺屬蒺藜科小型灌木,株高1米左右,多分枝,少部分枝直立;與沙棘、枸杞統(tǒng)稱為“三刺”;白刺喜鹽堿,具有強(qiáng)的耐鹽堿、耐干旱、耐嚴(yán)寒特性?稍谕寥篮}量百分之一、PH值大于10的重度鹽堿地上和年降水量200mm左右、溫度零下40度的氣候條件下正常生長,生命期達(dá)70年以上。為荒漠地區(qū)及荒漠平原典型植物,是我國寒溫、溫和氣候區(qū)的鹽漬土指示植物。
白刺葉在嫩枝上2-3(4)片簇生,寬倒披針形,長18-30毫米,寬6-8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漸窄成楔形,全緣,稀先端齒裂;ㄅ帕休^密集。核果卵形,有時橢圓形,熟時深紅色,果汁玫瑰色,長8-12毫米,直徑6-9毫米。果核狹卵形,長5-6毫米,先端短漸尖;ㄆ5-6月,果期7-8月。另外,白刺莖稈根系化明顯。據(jù)觀測,枝條高45cm的白刺,主根就深達(dá)13.8m,側(cè)根長6.8m,根幅相當(dāng)于地上部分冠幅的14倍。枝條不怕沙埋,沙埋后遇雨能在濕沙中生出不定根,把流動沙丘僅僅固定住形成一個個奇怪的白刺沙包。白刺包固定的沙丘和其他的沙生植物相比是牢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