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廠家 濱諾園藝場 類型 種苗
等級 一級良種 高度 ≤1.4m
地徑 2cm 蓬徑 ≤1cm
樹苗年限 2年 結(jié)果年限 其他
栽培環(huán)境 露天 樹苗成活率 ≥99%
適宜種植地區(qū) 南北方種植 產(chǎn)地 山東
香椿芽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木本蔬菜。香椿可以用種子繁殖,也可以采用分株法或扦插法。香椿多采用露地栽培,應用較多的是矮化密植栽培技術(shù),此法可直接播種,也可育苗移栽。行距為50cm,株距為10~15cm。也可叢植,行距200cm,叢距100cm,每穴3~5株。在苗高近200cm時,摘除頂梢,使側(cè)枝萌發(fā)形成三層骨干枝,每層的間距分別為40、60和70cm左右,這種方法產(chǎn)量穩(wěn)定,抗寒抗旱性能強。為提高種植效益,香椿可以進行保護地栽培。進行保護地栽培需要對植株進行矮化整形。栽合理密度以2000~6000株為宜。對于當年生植株,5月上旬當苗長到4~6片真葉時,即可按寬窄行定植,寬行80cm,窄行50cm,株距16~50cm,7月上旬當苗長到40~50cm高時摘心,促進矮化栽培,8月中旬再次摘心。具體到每棵植株摘心時間需靈活掌握。對于二年生以上的植株,可通過平茬的措施打破頂端優(yōu)勢,促進枝杈的發(fā)生,達到矮化的目的。一般6月下旬平茬為宜,可達到矮化、叢生、多杈、頂芽飽滿的效果。 香椿適宜在中性或弱堿性土壤中生長,香椿是喜濕潤又忌澇的樹種,雨后應及時排除積水。
日光溫室香椿高產(chǎn)栽培模式。選擇矮化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品種,按要求育好壯苗,在每年度的秋季或春季進行大棚栽培,每個面積為200平方米的大棚可栽苗1200株左右。大棚溫度控制在18-25℃,一般15-20天可產(chǎn)椿芽一茬。如栽培的品種優(yōu)良,水、肥、氣、溫控得當,采用一些特殊的生產(chǎn)和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椿芽采收產(chǎn)量每平方米可達3-4公斤,特別是冬、春季節(jié)能夠上市。每經(jīng)濟效益高的可達4萬元。
香椿的芽(嫩梢)色鮮味美,是一種蔬菜。冬季在日光溫室栽培春椿,可于春節(jié)前后采收嫩芽上市,效益很好。
培育壯苗
冬季生產(chǎn)香椿嫩芽,主要是利用植株體內(nèi)積累的養(yǎng)分。因此,培育壯苗是香椿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基礎。
1.育苗時期 香椿種子發(fā)芽的溫度為13℃左右。當氣溫達到3℃~5℃,10厘米地溫達13℃以上時即可播種。生產(chǎn)中為培育充實粗壯的香椿苗,一般采用二級育苗,即先在保護地內(nèi)提前播種培育子苗,晚霜過后,再移植到露地培育成苗。
2.育苗方式 多用日光溫室和陽畦培育子苗,2月上旬~3月下旬播種,苗齡60天~80天,晚霜過后定植到露地。為降低育苗成本,可利用甘藍苗移栽后的陽畦播種培育子苗,苗齡60天,然后移栽到露地。
從現(xiàn)在正一園藝場的經(jīng)營發(fā)展來看,不僅僅提供了質(zhì)量有保障的產(chǎn)品,同時也建立了齊全的服務體系。根據(jù)客戶的需求,正一園藝場支持現(xiàn)場選苗,專門的栽培種植人員陪同選購,為客戶們講解有關(guān)苗木種植栽培的技術(shù)條件和環(huán)境情況。此外針對客戶們的地域情況,園藝場中也有專門的配送服務,針對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配送服務,整體價格服務還是比較實惠公正,符合客戶們的實際需求。另外,園藝場也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質(zhì),客戶們在選購苗木后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與正一園藝場的工作人員們聯(lián)系,其會在時間幫助排除疑難,保障客戶們的實際效益。
3.準備苗床 播種前盡早準備好苗床,尤其對育過甘藍苗的陽畦,要提前8天~10天,翻耕土地提高地溫。在寬1.2米~1.5米,長8米~10米的苗床施腐熟農(nóng)家肥80千克~100千克,深翻25厘米,土肥混勻后耙碎整平。
4.浸種催芽 香椿種子在一般室內(nèi)存放,過夏后容易喪失發(fā)芽能力,所以要用上年的新種子。浸種前搓去種子翅翼,除凈雜質(zhì),在盆中用30℃左右的溫水浸種24小時,然后用清水反復淘洗至水澄清。撈出種子,瀝去過多水分,在瓦盆中攤放3厘米~4厘米厚,蓋上潮濕毛巾。如果種子量大,可攤放在潮濕的麻袋片上,上蓋潮濕的麻袋片或毛巾,置于22℃~25℃的環(huán)境下催芽,每天翻動種子1次~2次,用25℃左右溫水淘洗1次,保證種子受熱均勻,透氣,無霉味。在適宜環(huán)境下,2天~4天即可發(fā)芽,發(fā)芽率達40%以上,即可播種。
5.播種 ①條播。苗床提前澆水造墑,適墑翻地耙碎整平,按15厘米~20厘米行距開溝,溝深2厘米,溝內(nèi)播種,每平方米播種量為2克~4克,播后覆細土1厘米~1.5厘米。播種后床面蓋地膜,保濕增溫促出苗。②撒播。播種前澆足底水,水滲后撒一層底土,蓋住原床面即可。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床面上,覆土1.5厘米,再蓋上地膜。
6.子苗期管理 ①覆土。提前備好過篩細土,選擇晴天,分別在種子頂土要出苗、出齊苗和間苗后各覆土1次,覆土厚度0.2厘米~0.3厘米。覆土可增加壓力,避免種子帶帽出土,也可保墑。②間苗。幼苗長出2片~3片真葉時,要及時間苗,即疏去過密的苗。苗間距8厘米~10厘米,保證幼苗各自有適宜的生長空間,以便培育壯苗。為節(jié)省種苗,可將間拔出的正常苗移植到另外苗床培育利用。③溫度管理。對于能控制溫度的育苗場所,播種后到出苗前要提高溫度,促進種子盡快出土。苗出齊后開始放風降低溫度,防止幼苗徒長。溫度控制在白天25℃~30℃,夜間12℃~18℃。隨著幼苗不斷生長,草苫要早揭晚蓋,盡量延長日照時間。當外界氣溫達8℃以上時晚上不蓋草苫,白天逐漸加大通風量和通風時間;當外界氣溫達12℃以上時,留夜風口。定植前8天~10天撤膜煉苗,做好定植準備。④中耕松土。采用條播育苗的,在幼苗生長前期和澆水后,于行間中耕松土3次~4次,以便提高地溫,增強土壤透氣性,為幼苗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⑤葉面追肥。在幼苗長出2片~3片真葉后,為了培育壯苗,每隔8天~10天進行1次葉面追肥,噴施0.3%~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當香椿苗長出5片以上真葉,高10厘米以上時,即可帶坨出苗定植。
7.定植子苗 ①定植適期。早在晚箱過后,晚在5月底以前定植,保證子苗有足夠的生長時間,能長成高1米~1.5米,干粗1.5厘米以上充實健壯的苗木。②整地施肥。選擇地勢高,能灌易排,土質(zhì)肥沃的地塊,結(jié)合耕翻土地,每施腐熟農(nóng)家肥5000千克,復合肥30千克~40千克,并耙碎整平,做成寬1米,長8米~10米的平畦。③定植方法。按每畦定植3行開溝,將帶坨的子苗按株距20厘米左右埋在溝內(nèi),每栽苗9000株~11000株。密度過大不利于培育壯苗。定植后及時澆水。
8.定植后的管理 ①澆水。香椿出新根慢,從定植到幼苗出新根的緩苗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一般需要澆2次~3次水;6月~8月以見干見濕為宜;雨季要根據(jù)降雨情況靈活澆水,同時注意雨后田間不積水;9月中旬以后,天氣逐漸變涼,植株縱向生長變慢,即進入枝條充實階段,要適當控制澆水,防止以后抽條和枯梢。②追肥。進入6月下旬,香椿生長速度加快,7月中旬~8月中旬是迅速生長期,9月中旬以后枝條上部短縮,不再發(fā)生新葉,養(yǎng)分積累加快,進入枝條和芽苞的充實期。根據(jù)香椿苗的生長特點,在7月上旬重施1次肥,每追施磷酸二銨25千克~30千克,或尿素15千克~20千克;8月上旬再追肥1次,每追施硫酸銨20千克或尿素15千克;9月份停止追施氮肥,防止苗木“貪青”生長,可葉面噴施30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每7天~10天1次,連噴3次~4次。③中耕除草。定植后到植株封壟前要進行3次~4次中耕松土,促進根系向土壤深層發(fā)展。同時鏟除雜草,避免雜草與苗木爭奪養(yǎng)分。④矮化處理。為控制香椿苗的高度,縮短節(jié)間和葉片長度,確保頂芽和側(cè)芽充實飽滿,適應溫室的空間,以噴施植物生長抑制激素的矮化處理效果良好。方法是:在苗木高度達50厘米以上時,每隔10天在苗木頂端噴1次15%多效唑粉劑2000倍液,連噴3次~5次。
<二>、刨苗與囤栽
1.刨苗 不充實的苗木抗低溫能力弱,應適當早出圃,充實的壯苗可適當晚出圃。出圃時間以當?shù)爻跛⒚缒韭淙~開始到苗木葉片全部落完、土壤結(jié)凍時為止。刨苗前先澆1次透水,使香椿苗充分吸水。刨苗時盡量多保留根系,根長應在20厘米左右,抖凈根部土壤,及時進行囤栽前的低溫處理。
2.囤栽前低溫處理香椿苗 香椿苗落葉后便進入休眠。若將休眠的香椿苗立即在溫室囤栽,即使給予適宜的溫濕度環(huán)境,也不能發(fā)芽;若將沒完全通過休眠的香椿苗囤栽入溫室,則發(fā)芽緩慢且不整齊。所以,進入休眠的香椿苗,在初冬溫室囤栽之前要進行一定時期的低溫處理,使其度過休眠階段,這樣比直接栽入溫室的苗發(fā)芽快、整齊。方法是:在背陰處挖深30厘米、寬40厘米左右的溝,長度由苗量大小來定。將苗木一棵挨一棵傾斜放置,用土將苗根部埋好,溝內(nèi)澆水,夜間上部蓋草苫防凍,在自然低溫下存放15天左右,再移入溫室囤栽。
3.整地作畦 冬季囤栽香椿生產(chǎn)嫩芽,主要是靠樹體內(nèi)貯存的養(yǎng)分,不需從土壤中吸收過多養(yǎng)分。但如果考慮下茬蔬菜生長所需的肥料,可在囤栽香椿前適當施肥,耕翻20厘米左右,土肥混勻,耙碎整平,在溫室內(nèi)做南北向平畦,畦寬1.2米~1.5米,畦長同溫室的寬。
4.囤栽 根據(jù)香椿苗的高矮分成大、中、小三類,小苗囤栽于溫室南部,中等的囤栽于中部,大苗囤栽于溫室北部。在畦內(nèi)東西向開溝,一行一行地栽植,行距15厘米~20厘米,株距一年生苗10厘米~15厘米,多年生苗15厘米~20厘米。囤栽時根可相互交叉重疊,但要舒展。囤栽深度與在苗圃中入土深度相同或稍深。
<三>、囤栽后的管理及采收
1.溫度 囤栽后盡量提高室內(nèi)溫度,白天20℃~25℃,夜間不低于12℃。香椿芽萌動后,白天氣溫控制在18℃~25℃,高于25℃適當放風;夜溫盡量不低于10℃。溫度過高,香椿芽生長快,但上色不好;溫度過低,香椿芽生長慢。溫度不足時要加強保溫管理,如加蓋雙苫或臨時加溫。
2.水分 囤栽后立即澆透水,以后盡量控制澆水。香椿芽萌發(fā)前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相對濕度85%以上),每隔2天~3天,于中午給苗木噴1次水,防止香椿苗木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