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鵑
西洋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sp),屬杜鵑花目,杜鵑花科常綠灌木,早在荷蘭、比利時育成,是中國杜鵑與歐洲杜鵑經(jīng)過反復雜交選育而成的,其中以春鵑為多。因初在比利時繁殖推廣多,故又名“比利時社鵑”,杜鵑花株形矮壯,花形、花色變化大,色彩豐富,是杜鵑花中美的一類。也是世界盆栽花卉生產(chǎn)的主要種類之一。在歐美的花店、超市和家庭中到處可見比利時杜鵑,栽培十分普遍。
培育管理
西洋杜鵑的栽培管理方法簡單易行,只要摸透其脾性,并不如傳聞中那般困難,其花特點是:喜陰涼、潮濕、施肥易談不易濃,耐寒怕悶熱。
花期管理
西鵑開花時放室內(nèi)通風處,可開花1月之久。西鵑于7—8月孕蕾,秋后入溫室,維持20℃則可半月開花,據(jù)此可使其在元旦,春節(jié)開花;ê髴(yīng)摘除殘花,加以修剪,妥為保養(yǎng)。西洋鵑的管理主要是當心夏天,特別是高溫天氣,一定要放在陰涼通風處,每天澆一到二次水,保持花盆不干就行。西洋杜鵑耐寒春秋季養(yǎng),冬天零下五六度放在室外凍不死。溫度高低與開花早晚有關(guān),一般天冷了將花移至室內(nèi),窗臺或靠窗處,見點光就行,無需搬進搬出,一直可至春天,盆土保持不干不澆,澆必澆透,澆水時葉面也噴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