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3-15公分
水杉數(shù)目:大
科屬:水杉科水杉屬
生長習(xí)性:產(chǎn)地的天氣溫暖潮濕,夏日涼爽,冬季有雪而不酷寒,年平均溫13℃,端溫-8℃,端溫35.4℃,無霜期230天;
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可以濕度82%。土壤為酸性山地黃壤、紫色土或沖積土,pH值4.5--5.5。
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鄰近地勢平緩、土層深摯、潮濕或稍有積水的地方,耐寒性強,耐水濕能力強,在輕鹽堿地可以生長為喜光性樹種,根系蓬勃,
生長的快慢常受土壤水份的支配,在歷久[lì jiǔ]積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長遲緩,樹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縱棱;ㄆ2月下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
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5一41.5米,胸徑達1.6-2.4米;樹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條片狀脫落;
小枝對生或近對生,下垂。葉交互對生,在綠色脫落的側(cè)生小枝上排成羽狀二列,線形,柔軟,簡直無柄,通常長1.3一2厘米,寬1.5一2毫米,
上面中脈凹下,上面沿中脈兩側(cè)有4-8條氣孔線。
牝牡同株,雄球花單生葉腋或苞腋,卵圓形,交互對生排成總狀或圓錐花序狀,雄蕊交互對生,約20枚,花藥3,花絲短,藥隔顯著
雌球花單生側(cè)枝頂端,由22-28枚交互對生的苞鱗和珠鱗所組成,各有5一9胚珠。
果下垂,昔時成熟,果藍色,可食用,近球形或長圓狀球形,微具四棱,長1.8-2.5厘米;
種鱗薄,通明;苞鱗木質(zhì),盾形,后頭[hòu tou]橫菱形,有一橫槽,熟時深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