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紅蜜桃樹苗生長速度快,成材率高,具有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tài)效益,受到不少農(nóng)民朋友們的追捧,以下為您帶來的是金秋紅蜜桃樹苗的育苗小技巧:
插條頂端芽上面剪成平口,插條下端剪成斜口,形似“馬蹄形”,插穗剪好后,置于0.1%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浸泡18h左右消毒,然后用清水反復(fù)沖洗干凈,稍瀝干插條表面水分后,再將插穗下端1/3處快速浸入1000mg/LABT1號生根粉×滑石粉乳液蘸10s左右,立即斜插入苗床。入土深度約至插穗2/5處,并用手指壓緊插條周圍土壤,使插條底部與土壤密接,使插條易于生根成活。為防止土壤水分流失過快和雜草叢生,扦插后應(yīng)及時撒一層黃心土,厚1.5~2.0cm,覆蓋在苗床上。覆土要均勻平整細致,忌薄厚不均。及時搭棚遮蔭,防止烈日曝曬和大雨沖刷苗床,以免造成插穗萎蔫枯死。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及施肥穗條扦插30d以后,可逐漸開始生根。當(dāng)苗木生長出2片真葉時,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必須保持苗圃無雜草和土壤疏松,用尿素22.5kg/hm2對水4500kg/hm2全面施肥1次。進入6—8月,此時為苗木速生期,為保證苗木正常生長,除了及時進行中耕鋤草松土外,每個月可薄施2次腐熟的稀薄人糞尿;也可以施低濃度氮肥,做到薄肥勤施,但每次施肥間隔時間不能少于12d;可葉面噴施0.1%~0.5%尿素溶液。隨著苗木高、粗的增長,施肥量也相應(yīng)地慢慢增加。灌溉排水過度干旱和水澇,都會引起杜仲苗木生長期的生長抑制,嚴重的甚至死亡。因此,灌溉和排澇在苗期管理上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干旱時一定要及時灌水,確保苗木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苗圃地排水溝要保持通暢。排水不良的積水圃地,幼苗生長緩慢,病害嚴重,直至苗木染病死亡。立秋后,要停止施氮肥并減少澆灌量,防止苗木徒長和苗木過嫩發(fā)生凍害,8月下旬后應(yīng)增施草木灰等鉀肥,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以利于苗木安全越冬。7月中旬還要對苗木進行修剪整枝,把部分歪枝、側(cè)枝、病蟲枝、徒長枝、枯死枝剪去,以促進苗木主干的正常生長。當(dāng)年冬季或春季葉芽萌發(fā)前,即可起苗定植造林。
主要病蟲害防治
咖緋豹蠹蛾蛀干害蟲咖緋豹蠹蛾是為害杜仲枝干的主要害蟲,屬鱗翅目木蠹蛾科害蟲。危害特點:杜仲苗木幼苗期常常遭其幼蟲危害,剛孵化的幼蟲在新梢下部的腋芽處蛀食,稍大后(1~2齡)轉(zhuǎn)枝危害,3齡后蛀食較粗枝條的表皮,以后進一步蛀入韌皮部和形成層,進而蛀入木質(zhì)部危害。嚴重時樹干內(nèi)被蛀較長的空洞,風(fēng)吹后易倒折。防治方法:可使用2.5%溴菊氰酯進行噴霧防治,幼蟲致死率較高。同時,加強對幼苗的撫育管理,增強樹勢,提高苗木的自身防護能力,有效地控制害蟲的發(fā)生。夢尼夜蛾食葉害蟲杜仲夢尼夜蛾是鱗翅目夜蛾科行軍蟲亞科的一個新種。危害特點:危害期長,食性專一,僅食杜仲葉,食葉量大,蔓延擴散快。從春天杜仲樹發(fā)葉開始至秋季葉片老黃,均易受其危害。防治方法:選用50%辛硫磷乳油3750g/hm2對水375kg/hm2于無雨天氣,對苗木進行噴霧毒殺,幼蟲致死率較高。角斑病杜仲角斑病主要危害葉,使葉片枯死早落。該病于4—5月開始發(fā)生,高溫時發(fā)病較重。病斑多分布在葉的中間,呈不規(guī)格暗褐色多角形斑塊,葉背病斑顏色較淡。病斑上長灰黑色霉?fàn)钗铮床【姆稚咦庸:头稚咦。入秋后,有的病斑上長有病菌的有性時期呈散生的顆粒狀物,后導(dǎo)致葉片變黑脫落。防治方法:加強田間苗木管理,增強苗木抗性,4月用1%波爾多液進行噴霧預(yù)防。苗木發(fā)病后,用2%波爾多液進行噴霧防治,并拔除病株,防止病源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