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優(yōu)一號
特征特性
該品種從藤稔葡萄芽變而來,屬歐美種,栽培上的特點:成熟期中熟、比巨峰葡萄略早,既可設施栽培(大棚)又可露天栽培,坐果率高,上色整齊均勻,樹上掛果 時間較長,對炭疽病相對較抗花期注意灰霉病,每產量保持4000–4500斤時,平均粒重可達14–16克,品質上的特點:果粒圓形,成熟時呈紫黑色, 果肉相對較硬,含糖16度左右,酸度低,口味較好。 效益超過萬元,具推廣前景。為進一步推動該品種的生產推廣,特此介紹該品種 的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
營養(yǎng)價值
葡萄性平,味甘酸,無毒,常食葡萄可舒緩神經衰弱,減輕疲勞,葡萄皮也有藥用功效。葡萄皮含有比葡萄肉和籽中更豐富的白藜蘆醇,具有降血脂、抗血栓、預防動脈硬化、增強免疫力等作用。紫葡萄皮中的黃酮類物質還能促進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降低血液中有害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臟。
“甬優(yōu)一號”葡萄的標準化栽培管理
1 日光溫室結構
坐北朝南向西偏8°,東西延長,棚寬8米,長80~100米,東、西、北三面為土墻,墻體底寬5米,頂寬1.5米,溫室脊高3.2米,棚內種植面,低于地面0.5米,第1排立柱東西間距1.8米,柱長4.3米,第2排立柱東西間距3.6米,柱長3.8米、第3排立柱東西間距3.6米,柱長3.2米,立柱南北間距3米。每排立柱均埋入地下50厘米,用竹竿做棚架,后坡面鋪 30厘米草苫和15厘米土。棚架上采用聚氯乙烯長壽無滴膜。再配壓膜線。
2 栽培技術要點
2.1 葡萄架形
南北行向 V形架,株行距1.8米×0.6米,每株留一個主蔓,日光溫室順行立柱柱距3.0米,柱長2.3 米;埋入土中0.5~0.6米,兩邊(頭)需向外傾30°,并牽引錨石,每根立柱2個橫梁,下梁0.4米長,離地1米,上橫梁0.8米長,離地1.5米, 離地0.5米處立柱拉一道鋼絲固定,兩道橫梁離邊0.1米處各拉一道鋼絲。形成三層5道鐵絲。
2.2 休眠
11月上旬,當外界氣溫連續(xù)5天低于7℃時,扣棚加蓋保溫被或草苫,晚上拉起打開所有放風口降溫,白天關閉通風口,蓋保溫被或草苫進行保溫,促 使葡萄休眠。當外界氣溫低于0℃時,保溫被或草苫夜間不再拉起,通風口不再打開,使棚內溫度維持在2~7℃ 40天左右,以滿足葡萄休眠的需要。
2.3 解除休眠
12月中旬澆透水1次,使棚內空氣濕度在90%以上,然后升溫催芽,為使提早萌芽,萌芽整齊,升溫后2~3天用50%單氰胺30倍處理1年生枝條。 同時要緩慢升溫,第1周,白天15~20℃,夜間7~10℃。第2周,白天15~20℃,夜間10~15℃,第3周,白天22~28℃,夜間 13~18℃,直到葡萄萌芽,一般控制在25~30天。
2.4 生長季節(jié)管理
2.4.1 溫濕度調控 萌芽后到新梢長出7片葉期間,白天22~25℃,夜間10~15℃,以后白天25~28℃,夜間16~18℃,空氣濕度70%左右;ㄆ诎滋 25~28℃,高溫度30℃,夜間16~18℃,溫度15℃,空氣濕度55%~60%。幼果膨大期對夜間溫度要求較高。花后15天,白天 25~28℃,高溫度30℃,夜間20~22℃,溫度20℃,空氣濕度60%~70%。葡萄著色期,白天28~32℃,夜間16~18℃,溫度 15℃,低于14℃葡萄不能成熟。晝夜溫差在10℃以上利于葡萄著色。
2.4.2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使用 在甬優(yōu)一號葡萄花后3~5天,果粒火柴頭大小時用400~500倍氯吡脲+15000倍保美靈沾果穗1次,第2次間隔12~15天再用100~200倍氯吡脲+15000倍保美靈沾果穗1次。
2.4.3 肥水管理技術 結果樹必須保持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因此在施肥上必須采用科學方法。(1)施肥。升溫后2~3天追施催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配施磷鉀肥,每追施尿 素10千克復合肥10千克以促發(fā)芽整齊和促進枝梢花穗發(fā)育;ㄇ胺,葡萄萌芽后30天(花前7~10天)每追施20千克左右復合肥,以滿足開花坐果的需 要。膨果肥,分兩次進行,第1次在葡萄開花后5~7天,每追施尿素10千克復合肥20~25千克,第2次隔10~15天,每追施復合肥20千克,硫酸 鉀10千克以滿足幼果膨大的需要。著色肥(二次膨果肥),每追施硫酸鉀15~20千克,在葡萄著色前10~15天左右(葡萄硬核期)進行。采后肥,葡萄 采收后5天內追施復合肥15~20千克,促使樹體恢復;试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45%復合肥50千克,硅鈣鎂鉀 特種肥50~100千克。除上述施肥外,葉面噴施葉面肥對溫室葡萄非常重要,萌芽前對秋季施肥晚或質量差的棚室噴施300倍氨基酸+1%尿素,以補充營 養(yǎng)。萌芽后3~4葉期噴施600倍天賜寶有機液肥,15天后再噴1次,起到控徒長促進花穗發(fā)育。開花前7~10天和花前2~3天各噴施0.3%硼砂1次, 花后15天以后噴施氨基酸鈣2~3次每次間隔10天,著色期噴施0.3%硼砂和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7~10天1次,直到落葉前20天。(2)水分 管理。結合施肥做好灌水,重點抓好封凍水、催芽水、花前水、坐果后及果實生長期灌水。
2.4.4 枝蔓和花果管理技術 (1)抹芽、定梢。當葡萄芽長到5~6厘米時,能看出是否有果穗時,分期分批抹除過密、位置不當、過弱的芽。定梢,當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能分辨出 花穗好壞時,根據架式每20厘米留一個新梢,新梢長到50厘米以上及時引綁,以利通風。(2)摘心除卷須。溫室內溫度高濕度大,新梢易徒長,應在花前一周 進行主梢摘心,以提高坐果率,一般花序上保留5~6片葉。花序以下副梢全部抹除,花序以上副梢,除頂端1個,留3~4葉反復摘心外,其他副梢全部抹除。同 時去卷須。(3)疏穗疏粒;ㄇ耙恢苋ジ彼牒推爰,花前掐除1/4~1/5穗尖。待果粒長到黃豆粒大時,疏除發(fā)育不良的小粒、畸形粒、過密相互擠壓的果 粒,盡量保留大小一致的橢圓果粒,整個果穗留30~40個果粒,穗重1000克左右。
2.4.5 病蟲害防治 萌芽前噴施40%氟硅唑5000倍+48%毒死蜱1000倍,鏟除越冬病菌和越冬害蟲。3~4葉期噴70%科博800倍+10%殲滅1000倍,防治黑痘 病、穗軸褐枯、綠盲蝽等;ㄇ盎ê髧娛25%嘧菌酯2500倍防灰霉病、穗軸褐枯、黒痘病、炭疽病、白腐病。幼果膨大期,70%丙森鋅800倍+10%苯 醚甲環(huán)唑2000倍防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著色期,80%必備400倍+75%拿敵穩(wěn)5000倍防止白腐病。采果后用波爾多液與三唑類藥物防治葉部病 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