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中國特產(chǎn),是東亞的三針?biāo)桑涸陉兾魉{(lán)田有成片純林,山東、山西河北、陜西、河南、四川、湖北、甘肅等省均有分布,生于海拔500-1800米地帶。遼南、北京、曲阜、廬山、南京、蘇州、上海、杭州、武漢、衡陽、昆明、西安等地均有栽培。
形態(tài)特征:喬木,高達(dá)30M,胸徑1M余:樹冠闊圓錐形、卵形或圓頭形。樹皮淡灰綠色或粉白色,呈不規(guī)則鱗片狀剝落。1年生小枝灰綠色,光滑無毛;大枝自近地面處斜出。冬芽卵形,赤褐色。針葉3針1束,長5-10CM。邊緣有細(xì)鋸齒,樹脂道邊生;基部葉鞘早落。雄球花序長約10CM,鮮黃色;球果圓錐狀卵形,長5=7CM,徑約長5CM,成熟時(shí)淡黃褐色,近于無柄;鱗背寬闊而隆起,有橫,鱗臍有剌。種子大,卵形褐色長1.2CM,寬0.7CM,翅長約0.6CM。BB KF 9-11;ㄆ4-5;果次年9-11月成熟。
園林用途:用于配植宮庭、寺院以及名園之中。材質(zhì)較脆,但紋理美麗,可供家具及文具用。種子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