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羽杉,是杉科落羽杉屬落葉,高大喬木,樹干圓滿通直,樹高可達(dá)25至50米。它是古老的“孑遺植物”,耐低溫、耐鹽堿、耐水淹、耐干旱瘠薄、抗風(fēng)、抗污染、抗病蟲害,酸性土到鹽堿地都可生長。
落羽杉種子呈不規(guī)則三角形或多邊形,有明顯尖銳棱脊,皮厚、角質(zhì)、堅硬、不易透水,具瘤和凸緣。落羽杉、蘇杉一號、池杉種子較大,千粒重在40克 (25000粒/公斤)~150克(6666粒/公斤),可達(dá)220克(4545粒/公斤)。而墨西哥落羽杉種子小得多,千粒重僅15克(66666 粒/公斤)~50克(20000粒/公斤)。
落羽杉屬生長快,一般5~6年生即進(jìn)入速生期,樹高連年生長量0.6~1.0米,胸徑連年生長量1.0~2.0厘米,單株材積年生長量可達(dá)0.1立方米。常在一年中長出2個年輪,壽命長達(dá)1000年以上,數(shù)量成熟期在200年以上。​
落羽杉的繁殖以播種為主,亦可扦插。首先要進(jìn)行種子處理。應(yīng)在12月至次年1月獲得凈種后,立即將種子放在濕沙層里,置于5℃的冷庫或冰箱中;或用濕沙與 種子混合(沙和種子的比例約為8:1),裝入塑料袋中,放入地窖或室外背陰處。定期檢查沙是否失水干燥,如干燥(沙色發(fā)白)時應(yīng)澆水保濕。大約80天后種 子可吸足水分。
然后在翌年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種為理想。當(dāng)年苗木高可達(dá)0.8米—1.0米,地徑可達(dá)1.0厘米左右,可供應(yīng)第二年春季造林及培育大苗的需要。
傳統(tǒng)的落羽杉播種育苗,都是將種子直接播入苗圃地的畦上,然后覆土、蓋草。這樣操作弊病很多.例如苗圃土壤潮濕無法筑畦。多濕低溫而引起爛種。也可能受 鼠、雀等動物危害,造成出苗不齊,缺壟斷行,浪費大。江蘇省林科院汪企明教授等在1980—1983年研究出把經(jīng)過處理的種子集中密播在小面積沙床上,加 蓋塑料膜增溫,保濕,以加速發(fā)芽。待種子發(fā)芽后再移入苗圃地或栽入容器內(nèi)培育成容器苗,從而克服了老方法的弊病,大大提高了種子的發(fā)芽率、利用率,苗木產(chǎn) 量和質(zhì)量亦可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