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樹皮黑色,為常見的果樹及觀賞花木。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干、制罐。果、葉均含杏仁酣,均可入藥。
桃樹的芽不同于蘋果、梨,可分為花芽和葉芽2種,其性質各不一樣。花芽著生于枝條側面的葉腋間,葉芽著生于枝條頂端或枝條側面的葉腋間,與花芽復生。根據(jù)每節(jié)枝條上著生芽的數(shù)量,又可分為單芽和復芽;還可根據(jù)芽的特性分為早熟性芽、休眠芽和不定芽。桃樹的枝條,既能有花芽開花結果,又可由葉芽萌發(fā)抽枝。
桃樹的花芽為純花芽,著生在葉腋問,芽體肥大、飽滿,只能開花結果,而不能發(fā)芽抽生枝條。桃樹的葉芽多著生于枝條的頂端,芽體瘦小而且較尖,如不短截,可繼續(xù)延伸生長。葉芽也與花芽共同側生于枝條的葉腋間而組成復芽。所以,修剪桃樹時,延長枝的剪口芽,必須留葉芽,才能使新梢繼續(xù)延長生長,如剪在復芽處,則必須將花芽抹去,否則,新梢將無法繼續(xù)延伸。
在桃樹枝條的1個節(jié)上,只著生1個花芽或1個葉芽的,稱為單芽;著生2個以上的,稱為復芽。在復芽中,凡是2個芽并生時,多為1個花芽和1個葉芽;3個芽并生時,則中間的芽為葉芽,兩旁的芽為花芽,偶爾也有3個都是葉芽的;有4個芽并生時,也是葉芽居中,兩旁是花芽。如果營養(yǎng)不足或遭受機械損傷時;可能有節(jié)無芽,這種節(jié)稱為盲節(jié),修剪時不能剪在盲節(jié)上。
桃樹是落葉小喬木,干性較弱,中心主干維持年限短,栽培上多采用開心形。樹冠高4-5米,樹冠直徑依密植程度而異,一般為6米左右。
桃樹生長較快,栽植后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枝梢生長旺盛,一年可抽生3次新梢,二次梢也可形成花芽,開花結果。4-5年即可進入盛果期。由于結果早,盛果期可維持10-15年,樹的壽命較短,大多在20-25年。
桃樹結果枝是由新梢上的腋芽分化花芽而形成,為一芽一花。著果的多少和果實的品質與栽培條件密切相關。我國南方栽培的早熟早桃,常因熟期正遇梅雨期,地下水及空氣濕度均高而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桃樹喜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和地下水位低的土地生長。栽培時選擇高燥的砂質土壤或礫質土壤為宜,對于地下水位較低、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黏性土壤也可栽培。
桃樹喜光性強,在自然條件下,其中心始終沒有中央領導干,而保持開張的樹性,因此,在栽培條件下整形
時,也應不違背其自然特性,采用受光良好的單層低冠樹形,如杯狀形、開心形等。自然生長的桃樹,枝條密集,光照不良,結果面積小,產量低。從生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