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苗木生長最為旺盛的季節(jié)。夏季苗木生長所需要的水分與養(yǎng)分非常多,同時夏季也是樹木病、蟲害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主要時期,所以夏季苗木養(yǎng)護顯得非常重要。
澆灌
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fā)快,土壤易缺水,苗木在這個時候最為容易受旱。大部份苗木在夏季少雨干旱時最好十天灌水一次,時間最好在早晚進行,澆水時,不但要澆透土壤,而且樹體及其包裹物(如包扎樹干的草繩等)都要澆濕。對于銀杏、松類苗木抗旱性強,一般不用灌水,而對于楊樹、垂柳、水杉等苗木灌水次數(shù)可適當增加。對于苗地排水須做到雨后苗地無積水,一般苗床溝深最好在25厘米以上。
排水
夏季雨水量充足,但是降雨量分布不均勻,因此注意保持苗木足夠水分需求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排水。雨水充足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疏通溝渠,保證苗木不積水,同時排水不良的土壤和耐旱的樹種要注意控制澆灌次數(shù)。
遮陰
夏季,遮陽工作也很關鍵,溫度過高,不利于幼苗生長。遮陽后地表溫度可降低10℃左右,因此,有條件的地方要給苗木遮陽,以利苗木生長。對于耐陰苗木和剛扦插、移栽的苗木,根據(jù)具體情況,要進行遮陰,以減輕高溫的不利影響?刹捎谜陉幘W罩降低溫度,減少水分蒸發(fā)。根據(jù)苗木種類及本身特性,一般選用遮陽率40%~60%的遮陽網。
夏季修剪
無論什么苗木都需要修剪,使其更好的生長,夏剪相對于冬剪來說工作量就較小了,主要做好苗木的抹芽、過密枝的疏剪及分蘗枝的清除工作。如果此時苗滺苩不能及時對苗木采取進行修剪措施,不僅造成了苗木的營養(yǎng)消耗,而且加大了冬剪的工作量,還影響了苗木的品質。
病蟲害防治
夏季苗木的旺盛生長,加上夏季多變的天氣,及易發(fā)生苗木病蟲害。此時應加強調查,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采取合理防治措施。
1、苗木病害
(1)立枯病、根腐。嚎蓢姙晨怂苫虿柖嘁,甲基托布津等藥物防治。
(2)白粉病類:在紫薇、大葉黃楊等苗木上發(fā)生較多,可用50%多菌靈300-4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倍液防治,一般二次即可,間隔7-10天噴液一次。
(3)葉斑病類:在大葉黃楊、月季、海棠類苗木,紅葉李、日本櫻花、金葉女貞等許多苗木上都可能3發(fā)生可用50%托布津800倍液或1:1:100倍波爾多液防治,連續(xù)噴二至三次,間隔7-10天。
(4)其它:對于今春剛移栽的芽苗,應進行二至三次噴藥預防,主要用多菌靈、托布津或百津清等藥交替噴施。
2、苗木蟲害
(1)食葉、食芽害蟲:可噴灑敵敵畏、敵百蟲等藥劑。
(2)紅蜘蛛:在柏樹上常發(fā)生,可用殺螨類藥物來防治。
(3)蚜蟲類:主要在海桐、山茶、紅葉李等苗木上常發(fā)生,對于袋蛾類、刺蛾類的蟲害在許多苗木上都可能發(fā)生,應在幼蟲期加以防治。
(4)蛀干害蟲:主要發(fā)生在柳樹、楊樹、山杜英、紅葉李、欏木石楠、黃山欒樹等苗木上,可用敵百蟲嵌入蛀孔中,毒殺幼蟲。
(5)介殼蟲類:此類蟲害如不抓住時機較難治,本地在山茶、雪松、枸骨、蠟梅、含笑、紫薇、桂花、月季等苗木上發(fā)生,一般在冬季或早春發(fā)芽前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抓住若蟲盛孵期用50%殺螟松800倍液加少量洗衣粉噴霧噴濕效果較好。
(6)地下害蟲:金龜子、螻蛄、蟋蟀等可用敵百蟲、樂果噴灑,也可用辛硫磷稀釋后灌根防治或進行人工捕捉。
俗話說:樹木是三分栽,七分管。栽后管理是樹木成活的關鍵所在。苗木夏季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苗木的產量和質量,因此也希望廣大苗農朋友能夠把這些知識靈活運用到種植過程中,應該經常去檢查,及時的發(fā)現(xiàn)苗木問題所在,從而降低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