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牽牛有單瓣和重瓣品種,也有大花、矮生、垂吊型種類。常見栽培的有大花單瓣型“夢幻”(Dream)系列、“超級瀑布” (Supercascade)系列;多花單瓣型“地毯”(Carpet)系列、“海市蜃樓”(Mirage)系列;大花重瓣型“雙瀑布”(Double Cascade)系列、“二重奏”(Duet)系列、“旋轉(zhuǎn)”(Pirouette)系列,此外還有“奏鳴曲”(Sonata)、“情人” (Valentine)系列;多花重瓣型“二重唱”(Duo)系列。垂吊型如“清浪”(Easy Wave)系列、“潮波”(Tidal Wave)系列、“波浪”(Wave)系列等,“波浪”系列是當今最好最暢銷的垂吊型矮牽牛品種系列。生產(chǎn)中可根據(jù)需要適當選擇[3]。
2 育苗
2.1 播種育苗
2.1.1 播種時間:應根據(jù)用花時間和設(shè)施條件及管理水平而定。一般矮牽牛從播種到開花要80~100天,實際播種時間應根據(jù)品種、生產(chǎn)者的管理水平、栽培條件、栽培季節(jié)進行適當調(diào)整,可提早15~20天播種,以免延誤花期。如5月用花,應在1月于溫室或大棚內(nèi)播種。10月用花,需在7月初播種。
2.1.2 播種基質(zhì)的準備:可用消毒的園土、腐葉土和細沙等比例混合,也可用松針土與河沙按3∶1混合消毒后使用,草炭土與蛭石按3∶1比例混合,用百菌清處理后再使用效果也很好。
2.1.3 播種及播后管理:矮牽牛種子細小,每克種子9 000~10 000粒,宜加沙土混合均勻后播種,也可采用包衣的種子。發(fā)芽適溫為22~24℃。一般在溫室育苗盤內(nèi)撒播或點播于穴盤。播后不覆土,輕壓一下即可,也可覆土0.2厘米,蓋地膜保濕。約10天左右發(fā)芽。當子葉頂土時揭去地膜。較低的濕度將導致發(fā)芽率降低,如果不能用其他手段控制濕度,種子播后應覆蓋一層非常薄的蛭石以提高濕度。當出現(xiàn)真葉后,室溫控制在13~15℃為宜,可使苗矮壯、充實。當幼苗1~2片真葉即可移植,移植盡量避免土團松散。
2.2 扦插育苗
扦插法常用于重瓣品種和不易結(jié)實的大花品種。宜在春季或秋季花后進行,室內(nèi)栽培全年均可進行,花后將殘花自地上部剪除,使莖基部萌發(fā)新枝,新枝長至 10厘米左右時,選茁壯枝條剪取,扦插于粗沙或蛭石中,保持20~25℃溫度,遮蔭,15~20天即可生根,30天可移栽上盆[4]。
3 上盆
植株6~8片真葉時即可上盆,用直徑10~15厘米盆。盆栽培養(yǎng)土的透水性要好,上盆時要盡量不破壞原土坨,保持根系的完整。上盆后澆透水,放在遮陽條件下一周,緩苗后進行正常管理。
4 上盆后的管理
4.1 株型管理
需摘心的品種,在苗高10厘米時進行摘心,促使側(cè)枝萌發(fā),增加著花量。適當修剪,控制植株高度,促使多開花。短日照促進側(cè)芽發(fā)生,開花緊密,長日照分枝少,花多頂生。矮牽牛較耐修剪,如果第一次銷售失敗,可以修剪一次通過換盆,勤施薄肥,如養(yǎng)護得當,一般不影響質(zhì)量,仍可出售。
4.2 溫度管理
矮牽牛上盆后溫度宜控制在20℃左右,不要低于15℃,溫度過低會推遲開花,甚至不開花。
4.3 水肥管理
盆栽時,夏季生長旺盛,需充足水分,特別在高溫季節(jié),應在早、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小苗生長前期應勤施薄肥,可用尿素0.1%~0.2%葉面噴施。施肥不宜過量,生長發(fā)育期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即可[5]。
4.4 病蟲害防治
4.4.1 苗期猝倒。河冒倬、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防治。
4.4.2 白霉。喊l(fā)病后及時摘除病葉,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600~800倍液。
4.4.3 葉斑。罕M量避免碰傷葉片并注意防止風害、日灼及凍害;及時摘除病葉并燒毀,注意清除落葉;噴灑50%代森銨1 000倍液。
4.4.4 病毒病:間接的防治方法是噴殺蟲劑防治蚜蟲,噴灑40%樂果1 000倍溶液;在栽培作業(yè)中,接觸過病株的工具和手都要進行消毒。
5 運輸及處理
矮牽牛能周年繁殖、上市,可進行長途運輸。矮牽牛盆花成花后,在市場銷售和運輸過程中要防止風吹,以免造成莖葉脫水、花朵吹裂,影響盆花質(zhì)量。集裝箱運輸時,會產(chǎn)生花朵萎蔫,在裝箱前除盆內(nèi)澆足水外,在上市前15天噴灑0.2~0.5mmol/L硫代硫酸銀,可抑制乙烯產(chǎn)生,減少花朵脫落[6]。
6 花期調(diào)控技術(shù)
關(guān)鍵在于調(diào)整繁殖期、適時摘心并調(diào)整溫度以及應用化學藥劑。一般情況下4月中旬露地播種,7月開花。6月中旬扦插,9月開花。
6.1 促成栽培
6.1.1 可提前于溫室內(nèi)1~2月播種,保持20℃左右室溫,充分見陽光,使其茁壯成長。加強水肥管理及空氣流通,5月上中旬可移至室外定植?晒傲ひ弧庇没,花期可延至7月上旬。元旦前后播種,則可供“五·一”用花。
6.1.2 由于矮牽牛扦插后80天左右即可開花,故可于要求開花期前80天左右,在溫室扦插,保持20~25℃室溫,生根后降溫至12℃,控制土壤濕度,保持稍干的條件,使根系發(fā)育完好,再升溫至20℃左右,其它管理按正常進行。如現(xiàn)蕾較遲,可在插后60天澆施0.1%磷酸二氫鉀,每隔3天施一次,共3次,可起到促進開花的作用。
6.1.3 秋冬季短日照條件下用10~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處理,可提前開花。
8月下旬播種,10月下旬入冷床,11月下旬施肥水作為封凍水,5月上旬出冷床,則可提前于5月中旬開花。
6.2 抑制栽培
6.2.1 6月中旬露地扦插,雨季注意防澇、防雨水沖擊,遮陰,其他按正常養(yǎng)護管理,9月上旬定植、上盆,“十·一”正值開花期。
6.2.2 5月下旬露地播種,一切按正常管理,9月上中旬定植或上盆,則9月下旬可開花。
6.2.3 應用摘心的辦法,可于欲開花期前2~3周,選健壯植株,開過花或未開花的植株均可,進行摘心處理,摘心后如果溫度、光照及水分、肥力等條件適宜,則摘心后2~3周即可開花,如果1周后尚未見幼蕾,則可施用0.1%磷酸二氫鉀,2~3次后即可現(xiàn)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