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_国产乱妇无乱码大黄aa片_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_亚洲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夏季果樹苗木病蟲害防護措施

2020/3/27 10:36:03


盛夏,樹木進入生長旺季。然而,以樹木為食的各種害蟲、病原物等也活動頻繁起來,使樹木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F(xiàn)將一些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松毛蟲


成蟲:呈枯葉色,卵幾十;驇装倭3梢欢鸦蚺帕谐尚。初產(chǎn)為黃色、淡綠,漸變粉紅和紫褐色。


幼蟲:具長毛,中、后胸有毒毛。末齡幼蟲體長47~100毫米。體色有棕紅、灰黑、黑褐、煙黑、灰褐等色。


防治方法:用25%馬拉硫磷、25%樂果、25%辛硫磷,用量為2500-3000倍液,在7月份6齡幼蟲時噴灑防治。


二、美國白蛾


成蟲:白色中型蛾子。卵圓球形,直徑約0.5mm,初產(chǎn)卵淺黃綠色或淺綠色,后變灰綠色,孵化前變灰褐色,有較強的光澤。卵單層排列成塊,覆蓋白色鱗毛。


老熟幼蟲:體長28~35mm,頭黑,具光澤。蛹體長8-15毫米,寬3-5毫米,暗紅褐色。


蛹:雄蛹瘦小,雌蛹較肥大,蛹外被有黃褐色薄絲質(zhì)繭,繭上的絲混雜著幼蟲的體毛共同形成網(wǎng)狀物。


防治方法:


1.人工剪除網(wǎng)幕消滅幼蟲。由于氣候、天敵等的作用,越冬蛹一般死亡率很高,因而第1代蟲源基數(shù)小,又發(fā)生在雨季之前,此時是處理網(wǎng)幕中幼蟲的最佳時機。要在幼蟲3至4齡之前剪除網(wǎng)幕,因為此時幼蟲群集網(wǎng)內(nèi)尚未分散。把剪下的幼蟲集中燒毀。


2.用25%滅幼脲和40ppm加敵百蟲1000倍液噴灑樹冠,防治1-3齡幼蟲。


三、榆藍葉甲


成蟲:體長7至8.5毫米,寬3至4毫米。近長方形,黃褐色,鞘翅綠色,有金屬光澤,全體密被柔毛及刺突。頭部小,頭頂有1個鈍三角形黑斑,復(fù)眼大、黑色、半球狀,前頭瘤幾乎呈三角形。


卵長:1.1毫米,寬0.6毫米,黃色、梨形、頂端尖細,卵面密布六邊形點刻。卵兩行排列成塊,有卵7至22粒。


蛹體:長7.5毫米左右,寬3至4毫米左右。污黃色,翅帶灰色,橢圓形,背面有黑色毛瘤8行,上生有黑褐色刺毛。


末齡幼蟲:體長11毫米。體長形、微扁平、深黃色、中、后胸及腹部第一至第八節(jié)背面漆黑色。頭部較小,表面疏生白色長毛。


防治方法:將群集于樹干上的化蛹幼蟲集中燒毀,或噴灑2.5%溴氰菊酯乳油8000-10000倍液,40%氧化樂果2000倍液。


四、柳蠣盾蚧


成蟲:雌蚧殼長3.2—4.3mm,微彎曲,前端尖后端漸膨大,呈牡蠣形,暗褐色或黑褐色,邊緣灰白色。表面附有一層灰白色粉狀物。雌成蟲體長1.3-2.0mm,黃白色,長紡綞形,前狹后寬。臀板 黃色。觸角短,具2根長毛。復(fù)眼、足均消失,無翅,口器為絲狀口針。


卵:長0.25mm。橢圓形,黃白色。


若蟲:1齡若蟲,扁平。長0.3-0.36mm,寬0.15-0.18mm。觸角發(fā)達,6節(jié),柄節(jié)較粗,末節(jié)細長并生長毛,口器發(fā)達,具3對胸足。背面附著一層白色絲狀物。蛻皮后,觸角、足均消失,體表分泌蠟質(zhì),并與蛻的皮形成深黃色蚧殼。2齡若蟲體紡錘形。


防治方法: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若蟲孵化期,隔7-10天噴一次50%殺螟松乳油600-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注意在介殼形成前施藥,介殼形成后施藥不易滲透。


五、青楊脊虎天牛


成蟲:體黑色,頭部與前胸色較暗,額具2條縱脊,至前端合并略呈倒“V”字形,后頭中央至頭頂有1條縱隆線,額至后頭有2條平等的黃絨毛縱紋。


幼蟲:頭淡黃褐色,縮入前胸內(nèi)。前胸背板上有黃褐色斑紋。腹部除最末節(jié)短小外,自第1節(jié)向后逐漸變窄而伸長。


防治方法:6月下旬至7月,隔10-15天向枝干噴灑一次50%殺螟松乳油800倍液殺卵和初孵幼蟲。


六、楊干象


成蟲:長橢圓形,黑褐色或棕褐色,無光澤。體長7.0~9.5mm。全體密被灰褐色鱗片,其間散布白色鱗片形成若干不規(guī)則的橫帶。


卵:橢圓形,長1.3mm,寬0.8mm。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9.0~13.0mm,胴部彎曲呈馬蹄形,乳白色,全體疏生黃色短毛。頭部黃褐色,上顎黑褐色,下顎及下唇須黃褐色。頭頂有一倒“Y”形蛻裂線。


蛹:乳白色,長8.0~9.0mm。腹部背面散生許多小刺,在前胸背板上有數(shù)個突出的刺。腹部末端具1對向內(nèi)彎曲的褐色幾丁質(zhì)小鉤。


防治方法: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成蟲羽化盛期,可噴50%殺螟松乳油、50%馬拉硫磷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視蟲情防治1-3次。


七、桃小食心蟲


成蟲: 雌蟲體長7~8mm,翅展16~18mm;雄蟲體長5~6mm,翅展13~15mm,全體白灰至灰褐色,復(fù)眼紅褐色。


幼蟲:幼蟲體長13~16mm,桃紅色,腹部色淡,無臀櫛,頭黃褐色,前胸盾黃褐至深褐色,臀板黃褐或粉紅。前胸K毛群只2根剛毛。


蛹:蛹長6.5~8.6mm,剛化蛹黃白色,近羽化時灰黑色,翅、足和觸角端部游離,蛹壁光滑無刺。


防治方法:7月下旬,在樹冠噴灑5%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


八、光肩星天牛和黃斑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


成蟲:雌蟲體長22-41毫米,寬8-12毫米;雄蟲體長20-29毫米,寬7-10毫米。體黑色,有光澤。頭部比前胸略小,自后頭經(jīng)頭頂至唇基有1條縱溝。


卵:長5.5-7毫米,乳白色,長橢圓形,兩端略彎曲;孵化前變?yōu)辄S色。


幼蟲:體長約50毫米。初孵幼蟲乳白色,老熟幼蟲淡黃色,頭部褐色,前胸背板有凸字形斑。


蛹:體長30-37毫米,寬約11毫米。乳白色至黃白色,觸角前端卷曲呈環(huán)形,前胸背板兩側(cè)各有1個側(cè)刺突;背面中央有1條壓痕,翅尖端達腹部第四節(jié)前緣,有黃褐色毛斑1塊。第八節(jié)背板上有1個向上生的棘狀突起,腹面呈尾足狀,有許多黑褐色小刺。


黃斑星天


卵:長卵形,長5-6mm,寬2mm,乳白色至淡黃色。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40-50mm,前胸最寬處8-10mm,圓筒形,淡黃色。頭小,褐色,橫寬,半縮于前胸之內(nèi)。觸角3節(jié),從側(cè)面只能看見2節(jié)。上唇橢圓形,向上微翹,外緣毛被密集,下唇密生褐色短剛毛,有1條中縱溝。前胸背板凸字形銹色斑紋的前緣拐彎處有深色細邊,角度較大,第四至第九節(jié)背面各有1個回字形步泡突。


蛹:長28-40mm,淡黃色,體形似成蟲,但頭部傾于前胸下,觸角呈發(fā)條狀,由兩側(cè)卷曲于腹面。腹部可見第九節(jié),以第七、八節(jié)最長。


成蟲:體長14-40mm,寬6.8-12mm,雌蟲較雄蟲肥大。全體黑色,前胸背板和鞘翅具較強光澤,有的略帶古銅或青綠等光澤。


防治方法:用磷化鋁、磷化鋅制成的片劑、丸劑、毒簽等堵樹干最下部2-3個天牛排糞孔,用50%馬拉硫磷乳油和40%樂果20-40倍液注射蟲孔;也可用白僵菌注孔。


九、松落針病


癥狀:初期產(chǎn)生黃色斑點或段斑,后病斑顏色加深呈淡褐色,至晚秋全葉黃褐脫落。第二年春季在凋落的針葉上產(chǎn)生典型的特征癥狀,即先在落針上出現(xiàn)纖細的黑色橫線,將針葉分割成若干小段,在兩橫線間產(chǎn)生橢圓形黑色子實體即分生孢子器,長0.2—0.3毫米,以后再形成帶光澤漆黑或灰黑色米粒狀小點,長1—1.5毫米,中央縱裂成一道窄縫,即為病菌成熟的子囊盤。


防治方法:噴灑1:1:100波爾多液、50%退菌特500~800倍液、70%敵克松500~8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45%代森銨200~300倍


 

兴化市| 浦东新区| 山丹县| 新化县| 鹿邑县| 日照市| 望城县| 堆龙德庆县| 樟树市| 榆中县| 军事| 宣武区| 安乡县| 屏东县| 鄢陵县| 依安县| 黄浦区| 神木县| 巴彦淖尔市| 德江县| 德州市| 大英县| 富锦市| 六枝特区| 吐鲁番市| 织金县| 自治县| 卢氏县| 曲周县| 顺平县| 九龙坡区| 五台县| 双江| 株洲县| 启东市| 达孜县| 开江县| 兖州市| 长阳| 清水县|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