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既可以用于防風固沙、水土保持,也可應用于食品、醫(yī)藥等等許多領域,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豐產(chǎn)高,現(xiàn)代研究表明沙棘可以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等功效。沙棘油還能美容養(yǎng)顏、延緩衰老。下面來看看沙棘的種植技術。
沙棘是陽性樹種,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粟鈣土、灰鈣土、棕鈣土、草甸土、黑護土上都可種植,在礫石土、輕度鹽堿土甚至砒砂巖和半石半土地區(qū)也可以生長,但是不喜過于粘重的土壤。沙棘對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喜積水,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或河漫灘地、丘陵溝谷可以生長。沙棘對溫度要求不嚴,在最低-50℃到最高溫50℃內(nèi)均可存活。沙棘極耐干旱、貧瘠和冷熱。 育苗前準備工作 育苗前需要(1)選擇苗地;(2)整地(3)施肥。施肥時間應在第2年結(jié)合春耕進行,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37500~60000kg/公頃,或施坑塘泥150.0~187.5t/公頃,再加磷酸二銨188~225kg/公頃作為底肥效果最好,最好施10cm深左右并集中施用,做壟時施于壟底,做床時按行施,但要注意將肥料和土摻均勻,以免燒根影響出苗。(4)做床。在干旱多風地區(qū)春季育苗一般在播種前3~5d把床做好。做床方法根據(jù)氣候土壤條件的不同可采用高床低床或弓形床。高床適用于雨量較多和排水不良的地區(qū),低床適用于降水量較少的干旱地區(qū),弓形床便于地膜覆蓋。 育苗方法 播種育苗法 (1)選種:播前要精選種子,選擇新鮮、無病蟲害的沙棘種子。 (2)播種季節(jié):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播種,但以春季為宜。春季在土層5cm深處溫度達9~10℃時,沙棘種子就可以發(fā)芽,以土溫14~16℃時播種最為適宜。秋季播種一般要晚,以防種子發(fā)芽易遭霜害。秋季播種不需要催芽只播干種子。 (3)播種量:一般播種量60kg/公頃,可產(chǎn)成苗82.5萬株/公頃左右,播種量以52.5~67.5kg/公頃為宜。 (4)種子催芽:沙棘播種前應做好浸種催芽。催芽時先用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2h,然后再進行催芽處理。主要方法為混沙處理,用40~60℃的溫水浸泡1~2晝夜撈出,按1∶3的比例混入濕沙,堆放在背風向陽處,用塑料薄膜或蘆葦席草簾等物覆蓋增溫保持一定溫度,播前5~6d每隔1d翻動1次,以后每天翻動1次,經(jīng)過10~15d當30%~40%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蛑苯友b入麻袋置于背風向陽處或熱炕上,每天翻動1~2次并用冷水淘洗一次,保持一定溫度,經(jīng)過5~6d當有30%~40%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 (5)播種方法:為利于苗木生長和便于管理,沙棘應采取大行距、寬播幅播種,一般播種行距20~25cm,播幅寬10~15cm,溝底要平,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播幅內(nèi),覆細沙土2.0~2.5cm,稍加鎮(zhèn)壓,使種子與土壤接觸。若春季播種時土壤干燥。 播種前滿足底水,待土壤干燥后再將床面整平然后播種,或邊開溝邊播種然后覆土以保墑情。為防止土壤干旱或雨后板結(jié),播種后覆蓋一層草,當幼苗全部出土后再分期去掉,以免小苗過嫩發(fā)生日灼。春季播種后要經(jīng)常噴水以保證濕度,約5~7d即可大部分出土,15d以后可出齊全苗。秋季播種必須用發(fā)芽能力強的種子,幼苗多半在第2年的4月份出苗,比春季播種早出苗10~14d且發(fā)芽整齊。
栽培管理 種子、萌蘗、扦插等方法繁殖。 種子育苗 用40℃至60℃溫水浸種24個小時至28個小時,溫水可放2‰高錳酸鉀進行種子消毒處理,浸好后撈出再混入河沙催芽,待有1-3的種子裂嘴,即可播種。每畝10斤左右播量,采用條播,行距25厘米至30厘米,種子覆土2厘米。播前圃地要施足底肥,灌足底水,畦地平整,播后要保持床面土壤濕潤。 根蘗繁殖 在載植當年選擇1年至2年生發(fā)育良好的根蘗條,在距樹干10厘米至20厘米處將根切斷,分別標上雌或雄株標記。成活后移入定植地栽培。 扦插方法 扦插方法有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 嫩枝扦插:在6月至月份選擇生長、結(jié)果好的母樹采條。條長12厘米至多厘米,粗0.5厘米至1厘米,只帶頂葉其他葉片摘除,浸入ABT生根粉后插入塑料大棚或溫室內(nèi),遮蔭管理。當苗高15厘米至20厘米,煉苗7天至10天后移入苗圃地假植管理,秋天或明春進行定植。 硬枝扦插:在早春選當年生健壯、無病蟲害、完全木質(zhì)化的插條,插條長15厘米至20厘 米,粗0.5厘米至1厘米,保持3個至4個飽芽,剪后按5條至100條成捆,浸泡24個至48個小時,只浸根部3厘米至4厘米。為了促進生根可用ABT1號生態(tài)平衡根粉50ppm至100ppm,浸泡10個至24個小時,浸后立即扦插,床溫保持25至28℃,澆透水以保持床土濕潤,苗高15厘米至20厘米,煉苗7天至10天移入苗圃地或定植地培育。
栽培管理 沙棘栽植密度隨品種的樹勢強弱而定,便于機械化撫育。為了授粉在栽植應采取一行純雌株,一行雌雄混合交替定植。定植應整好地挖好坑,有條件的地方施入底肥,栽后立即灌好扎根水,灌水后用土封好裂縫。 結(jié)果前4年每年應中耕除草,有條件的地方雨季施些尿素。每年春季進行疏剪,清除多余的干枯枝、病蟲枝以改善樹體光照。沙棘病蟲害較少,發(fā)現(xiàn)病蟲危害應及時布噴農(nóng)藥。 采摘方法 1、凍打采集 冬季沙棘果實凍結(jié)以后早晨先將樹冠下進行清理,然后鋪放布單或塑料薄膜等,用竹竿或較輕的木棍敲打果枝,果柄受凍后很易脫落,將果實震落收集。或先用250~2500mg/L的乙烯利噴灑結(jié)果枝,能使果實的附著力減弱30%~70%。采后的果實放在容器中將其搗碎,加水攪拌沖洗使果肉浮出并將雜物過濾,晾干后將純凈種子收納貯藏。 2、剪枝采集 用鐮刀或剪枝剪剪取附有果實的小枝,不剪大枝,以免沙棘資源遭到破壞,也可結(jié)合整枝、砍柴、平茬時采集。將果枝剪下收集起來,放在場院里,用木棍敲打果實,使果實脫落后收集起來,然后用碾子將果實碾過,放在清水中浸泡1晝夜,揉去果皮、果肉,再用清水淘洗1遍,除去雜質(zhì),撈出種子,晾干貯藏。上述采集法應注意因利用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需要利用沙棘果加工食品、飲料等,就不應搗爛果實,另外采取時間對果實營養(yǎng)成分含量有很大影響,如為獲得維生素高的產(chǎn)品,應當在果實成熟期(果皮橙黃色,種子黑褐色)的秋季采果,如以生產(chǎn)沙棘油和提取胡蘿卜素以及播種的種子為主,則可以在生理成熟期采果。 目前市面上沙棘果為28.5元一斤,一畝地一般能栽220棵沙棘,如果是按照每畝栽種220棵沙棘來看的話,畝產(chǎn)沙棘果600-800公斤左右,種植效益廣闊。以上是沙棘栽培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農(nóng)技知識請關注惠農(nóng)學堂! 2018年開春種苗采購節(jié)優(yōu)質(zhì)供應商火熱招募中,點此報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