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筋槭是我國東北地區(qū)優(yōu)良用材樹種之一。擰筋槭入秋后葉色變紅,鮮艷奪目,是為點綴庭園的良好觀葉樹種。目前,被廣為栽培和利用。 擰筋槭耐干旱程度一般,比較耐蔭,喜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根系發(fā)達,萌芽力比較強。生于針闊混交林或闊葉林中及林緣。主要分布:吉林、遼寧、黑龍江、內(nèi)蒙古的阿爾山、哈爾濱、撫順、本溪、丹東、鐵嶺、本溪等地都有分布;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一、 采種與調(diào)制 9月下旬觀察擰筋槭種子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的時候,標志種子已經(jīng)成熟。這時,立即組織采收。采收的擰筋槭翅果要進行篩選,去除雜質(zhì)。種子的純凈度要達到95%以上,優(yōu)良度達到80%以上。種子不要晾曬,對鮮種子要立即進行處理。 二、種子處理 擰筋槭種子要采用冷濕法進行處理,處理時間需要8個月。即在9月下旬種子采收后,10月1日前,把種子用多菌靈進行消毒處理,將種子混入3倍(按容積)濕河沙,進行冷濕處理,溫度控制在2-50C之間。翌年5月中旬,春季播種前一周,將種子取出進行催芽,當種子有30% 裂嘴時即可播種。 三、育苗地的選擇 培育擰筋槭苗木,要選擇窩風向陽、地勢比較平坦、土質(zhì)肥沃、便于灌溉、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為宜。同時還要考慮勞動力充足,便于管理,便于運輸?shù)淖匀灰蛩亍? 四、整地做床 培育擰筋槭苗木既可壟作也可床作,一般為便于管理,多采用床作。床作的主要要點是,在苗圃地選擇之后,對圃地要進行細致整地,一是深翻,翻地深度在25cm左右。二是施肥,施入腐熟的豬圈糞2kg/ bm2。三是土壤消毒,主要選用硫酸亞鐵和多菌靈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四是耙地,將土壤耙細整平。五是做床,做床規(guī)格,床長要根據(jù)地塊的實際情況而定,一般床長以20m為宜,床寬1.1m,床高10cm,步道寬40cm,床面要整平壓實即可播種。 五、播種 擰筋槭的播種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平均氣溫在15OC以上。床作一般采取散播的播種方式,擰筋槭的播種量控制在80g/bm2,播種后,上面覆土2-3cm,覆土后再覆上一層細河沙。鎮(zhèn)壓后覆蓋遮蔭網(wǎng)。 六、田間管理 擰筋槭播種后半個月時間種子就可發(fā)芽出土,出土后3天長出真葉,7-10天苗木基本出齊,20天后開始間苗, 苗床上保留苗木的密度為100株/ bm2。苗期要及時進行松土除草施肥,在苗木速生期追施氮肥2次,適時澆水,搞好病蟲害防治。 擰筋槭當年生苗木高生長一般可達50-70cm,地徑一般在0.3-0.5cm,為了提高苗木質(zhì)量,產(chǎn)苗量控制在每公頃45萬株。擰筋槭當年苗木就可以用于上山造林,但是,目前絕大多數(shù)培育的擰筋槭苗木主要用于園林綠化。 以上就是今天關(guān)于擰筋槭育苗技術(shù)的全部內(nèi)容,歡迎各位苗農(nóng)朋友來學習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