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態(tài)特征
茶條槭植株最高可達8m,一年生枝條呈淺綠色;冬芽較小,葉紙質(zhì),葉柄長3-6cm;傘房花序較長,具多數(shù)的花;果實深綠色,堅果較小;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二、生長環(huán)境
陽性樹種,較耐陰、耐寒,喜濕潤肥沃的土壤,抗性強,適應(yīng)性廣。
三、繁殖方法
1、采種
北方地區(qū)才9-10月份茶條槭果熟期,選擇優(yōu)質(zhì)健康的母樹進行采種,人工將種實搓去果翅,用鹽水篩選保留健康的種子,陰干后收集種子裝袋,進行低溫儲藏。
2、催芽
在播種前35-45天,將低溫儲藏的種子用5%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個小時,然后取出來用干凈的冷水浸泡50個小時,浸泡后取出來,按照種子和河沙1:3的比例拌均勻,裝入布袋放入室內(nèi),要求室內(nèi)溫度保持在12度,濕度為65-75%,25天后,大約有35%的種子開口裂嘴時,即可進行播種。
3、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zhì)肥沃,灌溉條件良好的地塊,選好種植地后進行整地,整地前每畝施入1200kg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深翻38cm,噴施0.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土壤消毒,做大垅待用。
4、播種
茶條槭喜濕潤的土壤,播種前澆透苗床,等表層土壤干后即可播種。一般采用條播的方法,在在大垅上開深30cm的溝,每畝地播種量為10kg,播種后覆蓋過篩的細土,厚度以不露出種子為宜,最后覆蓋草簾,用細的噴壺澆透水。
5、田間管理
(1)水分管理:出苗期要保證床面始終濕潤,用細的噴壺澆水,澆水量以床面稍見積水為宜。
(2)去除草簾:播種后10-15天開始出苗,要及時去除草簾,以免子葉扎入草簾后被帶出。
(3)除草、松土:實生苗根系發(fā)育完全前,及時除雜草,結(jié)合除草適當(dāng)進行苗木的松土,除草、松土后及時澆透水,補充水分以防根系透風(fēng)死亡。
(4)間苗:當(dāng)小苗長出2片以上真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與補植,選擇雨天或陰天進行間苗和補植,對移栽苗進行遮陽處理。小苗長出4片真葉后可進行第2次間苗。
(5)追肥:播種育苗第1年需追肥2次,第一次在6月苗木生長旺盛期進行,以促進根系生長,每一平方米施磷酸二氫鉀15kg。第二次在苗木休眠期1個月前,以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每一平方米施入氮肥15kg。
四、病蟲害防治
苗期立枯。簢娛┮淮未i鋅600倍液,防止立枯病等病害的發(fā)生。
葉斑。涸谏L旺盛期,葉面噴施代森錳鋅或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
紅蜘蛛:發(fā)生時,將苗床均勻噴施敵克松或樂斯本800倍液進行防治。
關(guān)于茶條槭繁殖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