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女貞具有易繁殖、抗旱、病蟲害少、耐修剪、金黃色葉期長、大色塊組景效果好等優(yōu)點,被廣泛種植,尤其用來作模紋花帶造型和大色塊等組景效果特別好。
發(fā)病時葉片初期會出現(xiàn)水漬狀、失綠小圓斑,后變?yōu)樽仙蚝稚,逐漸擴大成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大小5~10毫米×3~5毫米;后期,葉片正面病斑中央呈淺黃褐色或灰白色,微凸起,邊緣呈褐色,顏色較中央深,病斑上出現(xiàn)較明顯的輪紋,病斑周圍有不規(guī)則形水漬狀淺褐色腐爛;葉片背面病斑中央凹陷,顏色較正面淺;在潮濕的天氣條件下,葉片背面散生著許多黑色小霉點,嚴重時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黑色霉點。先發(fā)病于老葉、葉尖、葉緣、葉基部,后逐漸向中間發(fā)展,嚴重時病斑連在一起,達全葉1/2~2/3,此時只需輕輕觸動植株,葉片就會紛紛落下。
防治方法:
a.減少侵染來源:秋季清除病落葉,枯枝死株;春季發(fā)芽前,噴波美5至7度石硫合劑,殺死越冬菌源;結合修剪,梳除病枝、病葉和影響通風透光的密植苗及亂長枝。
b.加強養(yǎng)護管理:春季施適量復合肥,夏初追施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磷鉀肥,夏季澆灌時堅持少次足量,澆則澆透,避免從植株頂部噴灌;秋季多雨季節(jié)注意排水。
c.化學防治:發(fā)病前,用內吸性殺菌劑如多菌靈300至500倍,甲基托布津、力克菌、甲霉靈700至1000倍液噴灑;發(fā)病時用保護性殺菌劑如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50%代森錳鋅WP300~500倍,50%撲海因WP700~1000倍,百菌清500~700倍,為避免病原菌產生抗藥性,保護劑與內吸劑應輪用。
d.生物制劑防治:如特立克、X8,雖然目前應用范圍還不太廣,但已顯示出明顯的優(yōu)勢,實踐證明,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