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屬:虎耳草科,溲疏屬
別名:
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高2m。葉卵形,長2.5~5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緣有小齒,表面散生星狀毛,背面密被白色星狀毛,花白色,較大,徑2.5~3cm,1~3朵聚傘狀;ㄆ4月下旬,果熟期6月
分布與習性:產于我國湖北、河南、內蒙古、遼寧等省區(qū),多生于丘陵或低山坡灌叢中,較溲疏耐寒
繁殖與栽培:扦插、播種、壓條、分株繁殖,每年落葉后對老枝條進行分期更新,以保持植株繁茂。
應用:初廈白花繁密,素雅,常叢植草坪一角、建筑旁、林緣配山石;若與花期稍蟓的山梅花配置,則次第開花,可延長樹叢的觀花期,也可植花籬,花枝可切花插瓶,果人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