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是一種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蕾,斗寒傲霜獨自開花的花,是冬季賞花植物中名貴的花木。臘梅可利于庭院栽植,又適作古樁盆景和插花與造型藝術。它的花香芳香,花朵美麗,是園林綠化植物中常見的植物。而臘梅的根及也是可以藥用的,具有理氣止痛、散寒解毒的功效。今天,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臘梅盆景制作過程圖解及臘梅盆景如何養(yǎng)護的介紹吧。
臘梅盆景制作之樹樁取材與繁殖
一般臘梅盆景在種植的時候,在制作樹樁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樹樁的制作的時候沒,可以采用播種、壓條、分株等方法來繁殖,播種繁殖一般在每年的6月進行采種,采好以后隨播最好。而壓條繁殖就是在春季根部環(huán)剝后堆土壓條。分株繁殖是在每年的2-3月份進行,先把母株根部靠子株一邊的土挖開,用消毒過的利刀從根部將子株與母體根須切離,另成新株再栽培。在制作臘梅盆景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山地野生的臘梅老根樁來盆養(yǎng),并制成臘梅古樁的盆景。
臘梅盆景制作之上盆
1、選要對制作臘梅盆景的盆進行選擇,一般制作臘梅盆景使用的盆最好用紫砂陶盆,也可以采用釉陶盆。而實生苗蠟梅多用圓盆、方盆、六角盆,臘梅老樁可用深一點的馬槽盆或者海棠盆,懸崖式多選用千筒盆。盆的顏色最好用深紫色或者赭紅色較好。
2、臘梅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但是在養(yǎng)殖盆栽的臘梅最好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盆栽臘梅常用腐熟的田園土或者是腐葉土摻拌20-30%的礱糠灰為培養(yǎng)土。
3、一般制作臘梅盆景在早春進行,最好是在每年三月上旬花莖新芽萌發(fā)前后為宜。常用斜栽,因為斜栽便于造型時的取勢。在進行栽種錢,一定要對臘梅進行整形修剪一次,上盆時,盆底要施足基肥。
臘梅盆景制作之盆景風格
臘梅是有很多適合制作盆景的優(yōu)良特征,它可以制作出各種各樣的盆景造型,有直干、斜干、臥干、曲干、枯干、劈干、雙干、多干、懸崖、垂枝、附石、合栽、懸枝式等。在制作臘梅盆景的時候,可以根據(jù)樹樁的大小,可制成大、中、小型的盆景,也可以制作成現(xiàn)在比較劉翔的微型盆景。在制作臘梅盆景的時候還可以與南天竹配合作成盆景,是非常具有觀賞價值的,疑問黃花赤果,相映成趣。
臘梅盆景制作之盆景造型修剪
臘梅在造型整理的時候,可以用修剪和摘芽的形式來整體,還可以用攀扎為輔。一般在3-4月份的時候,用“滾刀法”和“龍刀法”使主枝扭曲螺旋上升,在臘梅芽剛萌動的時候,待彎處斜切一刀,刀口斜入,深度達枝干直徑2厘米。在制作造成的時候,月底I昂要小心彎折,一定要使裂開的木質部上段支在下段上,并用立桿扶住新做彎的主干,用繩縛好。再把臘梅的各枝條頂梢全部造成向下,并且它的切口在一個月內一定要涂上泥土,并保持不掉,一定要做到隨掉隨補。
臘梅盆景養(yǎng)護
擺放:臘梅盆景適合放置在避風向陽的地方,在冬季養(yǎng)殖的時候,溫度在低于1℃時要放在室外越冬,夏季養(yǎng)殖的時候,需要對它進行遮蔭。
澆水:臘梅是比較耐旱的,在平常養(yǎng)殖的時候,盆土可略帶干些,澆水一定要遵守見干見濕,不澆則已,澆則澆透的原則。在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要早晚各澆水一次,秋后落葉的時候,要保持盆土干一些,每隔5-7天澆一次水。
施肥:臘梅是比較喜歡肥料的植物,所以在4-6月份花芽形成前,可以每隔10天施一次餅肥水。6-7月份正值臘梅花芽分化期,所以要施加1-2次的磷、鉀液肥。
修剪:一般在對臘梅進行修剪的時候,要在3-6月進行,一過八月就要停止修剪。在每年開花以后,要及時的將老的花枝截短,當它的新枝長出2-3對芽的時候,要摘取頂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