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濕栽竹法:先挖好長1.5米、寬1米、深0.5米的栽植穴。留2/3的松土在穴內(nèi),澆入6-8千克水,調(diào)成泥漿,拌入鈣鎂磷肥4.5-5千克。然后把母竹栽入穴中央,將鞭根和竹蒲頭輕埋入泥漿中,上面用1/3松土蓋住,成饅頭狀。
移筍栽竹法:即只挖掘鞭筍栽竹,當(dāng)年栽竹當(dāng)年出筍。方法是:每年3月,挖取2-3年生長健壯的母竹竹鞭附近的筍芽,留鞭長0.3-0.4米,去鞭長1-1.2米。挖掘時要特別注意不能損傷筍芽與鞭的連接處(螺絲頂),挖取后用稻草包扎運往林地栽竹。栽植方法與水濕栽竹法相同。
埋鞭栽竹法:埋鞭栽竹主要是依靠竹鞭上的芽發(fā)育成新竹。竹林地要選擇肥沃、疏松、濕潤的沙質(zhì)壤土。翻耕林地,深耕24-25厘米,并挖好栽竹穴,穴長1.2-1.5米,寬70-100厘米,深50-75厘米。穴底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25-30千克,上蓋7-10厘米厚的泥土。3月上旬出筍前挖鞭栽竹。母鞭要求選擇1-2年生的母竹竹鞭,鞭色深黃或黃銅色,鞭芽飽滿直徑2-3厘米,每段鞭長60-70厘米。鞭上帶13-14個筍芽。栽竹時,將母鞭埋入穴中壓實,上蓋12-15厘米的土。一般每畝栽竹鞭40-50根。若遇干旱,上面必須蓋草保濕。
竹蔸栽竹法:先在林緣或竹林稀疏處選擇2-3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竹枝分椏低、竹葉墨綠的母竹。再將母竹留來鞭長30-40厘米,去鞭長70-100厘米后挖起。(注意不要傷螺絲頂),然后在竹蔸20-D25厘米處鋸斷竹竿,留下竹蔸用稻草包扎,保護(hù)好鞭根后運往造林地栽植。栽植方法與水濕栽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