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居盆栽的杜鵑花,多數(shù)是比利時杜鵑或日本杜鵑,而非三月紅遍港九的“大花杜鵑”。這些西鵑多數(shù)來自荷蘭和日本。
有些人種得很茂盛,年年開花;但大部分愛花者則眼巴巴看著它枯萎,不知所措。
1、蟲害——以紅蜘蛛較常見,乃干熱引起,它們吸吮葉液,使全株慢慢黃萎。日常要定期檢查葉背;如發(fā)現(xiàn)有些象“滋仔”的紅褐點,即為紅蜘蛛,并有蛛絲。
我們應先把植株隔離,以較猛力的水通過膠喉沖刷有蟲害的葉背。稍干后,可用夾竹桃鮮葉片十多塊掏碎,加煙頭(只取煙絲)五個(約一支香煙的分量)和剁爛的生紅辣椒一只,用500ml水浸二十四小時,每隔三天噴灑莖葉,并放通風處吹干,連噴三次。日常要保持濕潤和空氣流通。
? 2、葉片不斷慢慢黃化——是生理性病害,乃缺乏鐵質、微量元素和植土過于堿性所致。凡杜鵑花均喜微酸性土壤,要疏松排水好,勿板結。
嚴重者應換土,以包裝“盆土”(Potting Soil)、泥炭土(Peat Moss)和黑泥(腐殖土,Humus)三等份相混。輕微者可在泥中埋幾支生銹鐵釘。
? 3、花蕾早枯——葉端和邊緣亦同時會皺卷和變黃褐色。此因在有花蕾時施濃肥、或熱焗不通風、或過于干燥、植土膠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