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榕,桑科,屬本地鄉(xiāng)土樹種,常綠大喬木,樹高可達15米。葉長10-15厘米。春天,大的葉芽出現(xiàn)在枝梢,隨后淺綠色的葉綻開,而此時不顯眼的花苞片跌落滿地。掛果如小小西紅柿般大,由青綠變黃,成熟后變?yōu)榧t色的漿果,可食。
特點:生性強健,樹姿豐滿,能抵強風,移栽容易,適于作行道樹、園景樹和庭蔭樹。
別名:馬榕、雞榕、大青樹、大葉榕(海南島)
國內(nèi)分布:產(chǎn)海南、廣西、云南(南部至中部、西北部)、江西南部、四川。
國外分布: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安達曼群島)、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分布。
外形特征:常綠喬木,高可達30m,胸徑90cm。樹冠傘形,樹皮灰色,平滑;幼嫩部分稍被微毛,頂芽被銀白色毛,有少數(shù)氣根。葉互生,厚革質(zhì),濃綠,廣卵形至廣卵狀橢圓形,長10~18cm,寬7~10cm,頂端鈍急尖,基部圓形或鈍,全緣,兩面無毛,基出脈3~5條,側(cè)脈每邊5~6條,明顯。陰頭花序成對腋生,雄花散生于花序內(nèi)壁,具梗;雌花無梗,生于另一花序。瘦果表面有瘤狀凸體。 少數(shù)氣根,幼嫩部分被微毛,頂芽被銀白色毛。葉互生,草質(zhì),卵形或廣卵形,少數(shù)為卵狀披針形,長7-27厘米,寬4-17厘米,頂端鈍急尖或稍鈍,基部圓形或鈍,很少略為扁斜,全緣,光滑,基出3-5條脈,側(cè)脈5-6對,較粗,網(wǎng)脈在背面較明顯。花序單生或成對腋生,卵球形,長1.5—2.5厘米,寬1.5-2厘米,無總花序。
生長環(huán)境:高山榕屬陽性,喜高溫多濕氣候,耐干旱瘠薄,抗風,抗大氣污染。耐貧瘠和干旱,抗風和抗大氣污染,生長迅速,移栽容易成活。它可能不太適合北京地區(qū)的冬季氣候。榕樹喜高溫潮濕環(huán)境,夏季勤澆水,可生長良好,但在上海的冬季,由于室內(nèi)一般無暖氣,過冬始終是個問題。
植物應用:高山榕為?崎艑俚囊环N。高大喬木,樹冠大;葉厚革質(zhì),有光澤;隱頭花序形成的果成熟時金黃色。極好的城市綠化樹種。樹冠廣闊,樹姿穩(wěn)鍵壯觀。只是樹體量太大,根系過于發(fā)達不太適宜作路樹。非常適合用作園景樹和遮蔭樹。又為優(yōu)良的紫膠蟲 寄主樹。
栽培方法:對于剛上山挖取和在市場上購得的下山的老榕樹樁,該怎樣種植和養(yǎng)護才使它不至于死掉呢?
一般下山的老榕樹樁,樹齡都在幾十年之上,當挖取下來時,樹的根部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要立即進行處理。在栽種之前,按造型的要求,可作一番小裁剪,然后放入水中浸泡2至3天,如能加入一些吲哚丁酸溶液效果更佳。第一次種植要澆足水,輕壓根土,在樹身的傷口處或剪過的枝條處,涂上蠟或白膠。剛種植的樹,水份蒸發(fā)得快,樹樁容易枯死。所以早晚用細孔水壺輕淋樹身。盡可能保持樹身的濕潤。如果陽光過強,應用一些雜物適當遮擋。有條件的,可把盆放在半蔭處養(yǎng)護,等到新芽出有20至30厘米方。
一般盆栽的樹,盆底排水口不宜過小,過小會疏水不暢或透氣不順,新忍氣吞聲根部就會死掉。澆水時要做到:見干見濕,澆透,不澆半腰水。新種植的樹樁發(fā)芽時,往往芽苗都是很亂的,但不宜盲目裁剪枝條,先任由它發(fā)芽,有些老樁發(fā)芽20至30厘米之后,如一旦裁剪亂枝過多,它就會慢慢死掉,剛種植的老樁,頭一年最好不宜裁剪。要剪,也只好在種植3至4月進行。每次裁剪掉少量的亂枝條,而且分多次裁剪。一旦裁剪過多,就會影響根部以及整個樹樁的生長。
一般老樹樁栽培得3至4年之后,方宜進行較大的裁剪,每年可進行一至二次的裁剪。老榕樹樁最佳裁剪時期是每年的2至3月份,或7、8月份,樹樁頭,特別是盆栽的,最好在每年9月至10月把樹葉全部剪光。因為這段時期枝葉需水量大,老樹樁本身供水量不足。
榕樹樁頭,不宜常換盆或移栽換土,常換盆或移栽會影響生長。榕樹雖然一年四季都可種植換盆、移栽,但榕樹最佳的換盆或栽培季節(jié)是在每年的4至5月份間。對于下山的新榕樹樁頭,最好先種植在地下有3至4年后再作上盆培養(yǎng)。有些榕樹樁頭,該發(fā)枝條之處沒有發(fā)芽。因此,榕樹采取嫁接法不易成功?拷映晒β首罡。
葉面病害:高山榕葉面病害通常出現(xiàn)黃棕色或黑色斑點、葉卷縮、枯萎、早期落葉等癥狀,有可能是黃化病、葉斑病、煤煙病、白粉病等。葉斑病可摘去病葉,噴灑波爾多液;黃化病可用0.1~0.2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劑噴灑。
介殼蟲治理:介殼蟲危害普遍種類繁多。它是吸取樹樁樹液的害蟲,樹樁受其害后易引起煤煙病,出現(xiàn)生長不良,枝葉枯黃,提早落葉等現(xiàn)象。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殺死外,可用狂殺蚧800-1000倍液或40%的樂果乳油1000~1500倍溶液,或用80%敵敵畏1000~1500倍溶液噴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