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木虱是危害石楠的主要害蟲,以成蟲刺吸危害,若蟲能分泌出大量蠟絮,影響樹木的光合作用,每年八九月蠟絮紛紛飄落猶如“雪雨”,嚴重污染環(huán)境,同時若蟲分泌的蜜露還會誘發(fā)煤污病,使石楠遭受雙重危害,影響觀賞效果。?
形態(tài)特征?
(1)成蟲雌蟲體長4至5毫米,黃綠色翅膜質(zhì)透明,翅脈茶褐色,像橫寫的“介”字,雄蟲略小,腹部尖削。?
(2)卵長0.7毫米,呈紡錘形,一端稍大,初產(chǎn)時淡黃色,孵化前變紅褐色。?
(3)若蟲共3齡,體色由淡黃色至淡綠色,若蟲無翅或僅有翅芽。?
發(fā)生規(guī)律?
每年發(fā)生3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為第一代若蟲孵化期,5月中旬為孵化高峰,第一代成蟲羽化高峰為6月中旬,第二代成蟲羽化高峰在7月下旬,第三代成蟲羽化期為8月下旬。初孵若蟲由枝條、葉柄爬至嫩葉背面、中部葉脈兩側(cè)刺吸危害。一般5只至?20只群集在一起,互相借助蠟質(zhì)覆蓋蟲體。石楠木虱的發(fā)生與風力大小有關(guān),風可以幫助若蟲,成蟲擴散遷移危害,把成蟲或蠟絮中的初齡若蟲送到200至300米遠的地方。?
防治方法?
(1)保護天敵,天敵生物主要有大草蛉,七星瓢蟲、二星瓢蟲、食蚜蠅等。? (2)生化防治,7月中下旬若蟲孵化高峰期噴20%的融殺介螨200?至300倍液。?
(3)化學(xué)防治,用40%的氧化樂果(在孵化初期的)噴1000至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