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腿蜂一種外形類似螞蟻的天敵昆蟲,屬于膜翅目Hymenoptera腫腿蜂科Bethylidae硬皮腫腿蜂屬Sclerodermus,在我國規(guī);a且應用較多的主要是管氏腫腿蜂Sclerodermus guani,川硬皮腫腿蜂S.sichuanensis,白蠟吉丁腫腿蜂S. pupariae 。
防治對象:天牛科Cerambycidae、吉丁科Buprestidae、小蠹科Scolytidae、竊蠹科Anobiidae和長蠹科Bostrichidae等鞘翅目害蟲。
腫腿蜂對天牛類害蟲的寄生過程:
腫腿蜂產卵 腫腿蜂幼蟲 腫腿蜂結繭化蛹 腫腿蜂羽化為成蟲
腫腿蜂對害蟲的寄生行為包括搜尋、識別確認、螯刺、清理寄主、補充食物、產卵及護幼等一系列過程。一旦選擇確定為合適的寄主,腫腿蜂通過其尾針將毒液注入寄主體內,殺死寄主并對其進行保鮮處理。然后,腫腿蜂在寄主身體上產卵,孵化后的幼蟲以寄主體液為食,待發(fā)育一段時間后,幼蟲就可化蛹,蛹羽化出蜂,從腫腿蜂寄生產卵到羽化出蜂大約需要30天。
應用情況:
為了推廣應用腫腿蜂防治園林蛀干類害蟲,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植保所對腫腿蜂的繁育技術進行探索,并在室內繁育成功。目前,應用單位多通過釋放腫腿蜂的方式來控制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銹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nsoni、雙條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咖啡脊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白蠟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等多種植物蛀干害蟲,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柳樹受光肩星天牛危害 光肩星天牛幼蟲 光肩星天牛成蟲 釋放腫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
腫腿蜂使用技術
一、防治對象
生產中常用的腫腿蜂有管氏腫腿蜂、川硬皮腫腿蜂和白蠟吉丁腫腿蜂。主要是用
來防治雙條杉天牛、青楊天牛、光肩星天牛(低齡幼蟲期)、松褐天牛、桃紅頸天牛等。
二、防治方法
將封堵腫腿蜂養(yǎng)蟲管的棉塞拔掉,讓蜂自行爬出即可。
可采取3種方式釋放:1、將養(yǎng)蟲管的管口向下插于靠近危害點的小枝上;2、在距危害點較近的樹干上釘一傾斜的鐵釘,將養(yǎng)蟲管管口向下插于鐵釘上;3、將拔掉棉塞的養(yǎng)蟲管直接放于樹干基部。放蜂后,可將養(yǎng)蟲管和棉塞收回。
三、釋放時間
腫腿蜂的釋放時間與防治對象的種類、發(fā)育階段及當?shù)氐臍庀髼l件緊密相關。
釋放前,通過野外調查,確定天牛處于低齡幼蟲期時釋放較好。如在北京地區(qū)防治光肩星天牛釋放適期是1—3齡幼蟲期(即從排糞孔排出褐色糞便至排出白色的木絲之前),釋放時間是:5月下旬到8月的下旬。
四、釋放量
按照蛀干害蟲的蟲口密度與腫腿蜂1:5的比例進行釋放,根據(jù)樹木的受害情況,可以增加或降低放蜂量。對于具有重要價值的古樹或大樹、過程林等,應適當加大放蜂量,每株放蜂200~500頭。
五、防效調查
以天牛幼蟲是否排糞來判斷天牛幼蟲的死亡情況,即釋放腫腿蜂后天牛幼蟲停止排糞的視為被寄生致死。釋放后,每20天,30天,40天及60天等調查排糞孔的變化情況,統(tǒng)計釋放區(qū)、對照區(qū)天牛幼蟲的死亡率。
六、注意事項
(1)室外平均氣溫在20℃以上時進行釋放。
(2)放蜂前后3-4天應無較大降雨天氣。
(3)未能及時釋放的腫腿蜂應存放在8℃-10℃范圍的冷藏柜或室內,存放時間最好不過超過3個月。
生產單位: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qū)花家地甲7號 郵編:100102
網址:http://www.bjylkys.com/
聯(lián)系電話:010-84716763 傳真:010-64717640
聯(lián)系人:仇蘭芬 E-mail:lanfen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