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栗實象鼻蟲(Curculio davidi Fairm):成蟲體長7-9毫米,赤褐色或黑色而有灰黃色鱗毛嘴細長,腿節(jié)棍棒壯下面有一齒突。幼蟲在種子內(nèi)蛀蝕,種子在外面看不到柱孔,僅有一小黑點,受害種子不成熟往往早落,如有三頭以上幼蟲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特別在種子堆積期間,溫度升高,幼蟲蛀蝕嚴重。 防治方法:
(1)溫水浸種:將種子放進55度溫水中浸泡10分鐘,或在50度的溫水種浸泡15分鐘,殺蟲率很高,且不影響種子發(fā)芽,浸種后2天陰干后才能貯藏
(2)二氧化碳熏蒸:將種子放秘室內(nèi)或密封容器內(nèi),在溫度25度以下每立方用二氧化碳30毫升處理20小時,殺蟲率在95%以上,對種子發(fā)芽無影響。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當氣溫在23度時每立方用藥37.4克.熏蒸40小時,殺蟲率可達100%。
(3)成蟲盛發(fā)期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4)幼蟲未爬出櫟實前,收集并清除早期脫落的櫟實。
2.柞天牛:成蟲于7月出現(xiàn),啃食樹皮,吸食樹液,補充營養(yǎng)。初孵幼蟲為害樹干內(nèi)皮膚,越冬后來年6月間向水平方向蛀食,到樹下再向下穿蛀縱溝,排出糞便。老熟幼蟲在坑道末端越第二個冬天。
防治方法:
(1)蛀溝內(nèi)注入25%亞胺硫磷乳劑250-500倍液或40%樂果乳劑500倍掖10-20毫升,效果良好。
(2)月上旬,成蟲大量羽化時,聚尾群交,可發(fā)動群眾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