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為半球狀外擔菌Exobasidium hemisphaer-icum Shirai,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外擔菌目。
發(fā)病規(guī)律:以菌絲體在殘體上越冬,翌年日平均氣溫升到10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達80%以上時,即開始產(chǎn)生擔孢子。擔孢子隨風雨傳播,侵染幼葉、嫩梢或花瓣。半個月后,病部開始變色枯萎,25天左右病葉完全枯萎脫落。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是第一次發(fā)病高峰期,9月下旬為第二次發(fā)病高峰期。
防治辦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春、秋二季摘除并銷毀有病組織,冬季將杜鵑園的殘體及時清除并集中銷毀。
3、在3月上旬和9月中旬,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