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的種植栽培歷史
茶梅自古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栽培歷史悠久。自宋代始,茶梅已普遍栽培。南宋陳景沂《全芳備祖》記載 :“淺為玉茗深都勝,大日山茶小海紅,名譽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彼龅摹昂<t”即指茶梅。同時也出現(xiàn)了描寫茶梅的詩詞,宋代劉仕亨《詠茶梅花》寫了茶梅優(yōu)雅的形象和超逸的氣韻:“小院猶寒未暖時,海紅花發(fā)暮遲遲,半深半淺東風里,好是徐熙帶雪枝。”明代畫家陳道復《茶梅》寫了茶梅的小巧玲瓏:“花開春雪中,態(tài)較山茶小。老圃謂茶梅,命名亦端好。”明代高濂《梅花令·茶梅》不僅寫了茶梅花的淡粉、微紅色,而且寫了花形與梅花相似:“花卻是,與梅渾”。明代張謙德《瓶花譜》將茶梅列為“六品四命”。
茶梅產(chǎn)于長江以南地區(qū),主產(chǎn)于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江及南方各;
茶梅日本也有分布;多栽培,為亞熱帶適生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