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再沒有大媽們晾衣曬被,立交橋跟人行天橋也不再光禿禿,取而代之的是更為詩意的設計——地面、半空中、屋頂,抬頭望去到處都有綠色。
根據(jù)長沙市三年造綠大行動要求,這樣的場景只會越來越多,讓市民處處清新入目,隨手一拍即是風景。
看著綠藤爬滿鋼索,整個立交橋就像一架綠色的‘豎琴’,簡直太美了。家住長沙雨花區(qū)桔園社區(qū)的柳美珍老人每天都要從桔園立交橋旁路過,談到桔園立交橋的變化,她心里很歡喜。就算陽光直曬,從橋下經(jīng)過也是陰涼的,很舒服。
2015年上半年,隨著韶山路立體綠化高標準示范路建設完工,拉索式綠化設計在長沙首次投入應用,桔園立交橋以及周邊的地下通道口秀出濃濃綠意。
據(jù)介紹,常見的立體綠化主要以墻體掛綠的方式實現(xiàn),即將植物裝進小花盆,一盆盆掛上,形成一個景觀墻。但桔園立交橋的立體綠化首次引進拉索繩牽引,植物種在地上不僅不會給橋體增加額外重量,還擴大了綠化空間,使整座橋的綠意更加濃厚。不僅如此,立體綠化還能對橋體進行保溫隔熱,冬暖夏涼。
2014年5月,東塘立交橋就率先披上綠衣,既能緩解熱島效應、吸塵降噪,還可以滯留雨水、緩解排水壓力,讓城市景觀呈現(xiàn)出藝術效果。東塘這一片是鬧市區(qū),立交橋原來是灰色的,自從橋上有了綠化之后,從高樓、車流的背景中還能看到綠色,蠻養(yǎng)眼的。市民劉煉說。
而作為荷花池社區(qū)的老住戶張立軍,營盤路與蔡鍔北路的交叉口是他每天的必經(jīng)之路,這里人流匯集,張立軍表示,以前想要在這里過馬路,總是要繞道幾百米,而自從2013年橫跨馬路建了一座人行天橋后,出行方便了很多,再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
人行天橋不僅是讓市民便利出行的重要設施,也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2015年,長沙市對營盤路蔡鍔路口的兩座人行天橋進行了立體綠化,在這兩座人行天橋的橋面和樓梯上,安裝有6處斜拉鋼索,供油麻藤攀援生長。天橋本身采用了藤本牽;、常春藤、美女櫻搭配的方式,色彩明艷,層次豐富。現(xiàn)在走在天橋上,既陰涼又有美景,還有不少市民在橋上自拍呢。張立軍說。
城區(qū)立交橋和天橋基本都披上綠外衣
根據(jù)長沙市三年造綠大行動要求,長沙對城區(qū)46座人行天橋和立交橋?qū)嵤┚G化和美化,讓橋梁披上綠裝。
2015年,長沙完成立體綠化建設9萬平方米,2016年完成立體綠化30萬平方米,桔園立交橋、東塘立交橋、營盤路長沙市一醫(yī)院門口的天橋等地已形成一批空中綠道花廊。
2016年,長沙對瀟湘大道望月湖高架橋、岳麓大道岳華路跨線橋、岳麓大道望岳路跨線橋、岳麓大道雷鋒大道跨線橋、云棲路跨含浦大道跨線橋、芙蓉南路跨木蓮路高架橋、城南路跨白沙路高架橋進行了立體綠化建設,建設內(nèi)容主要為橋梁兩側(cè)懸掛花箱,種植攀援綠植等。
到2016年底,長沙內(nèi)五區(qū)所有的立交橋和人行天橋基本都完成了立體綠化改造,披上新外衣。
數(shù)據(jù)
根據(jù)長沙市三年造綠大行動的要求,長沙對城區(qū)46座人行天橋和立交橋?qū)嵤┚G化和美化。2015年完成立體綠化建設9萬平方米,2016年完成立體綠化30萬平方米。
來源: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