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邊三化”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公路邊、河邊、山邊等區(qū)域的潔化、美化、綠化已取得明顯成效。但由于疏于管護,近來一些村(小區(qū))的綠化帶成了雜草地。
不過,南馬鎮(zhèn)聯合村苞竹自然村花卉苗木成活率在80%以上。該村是如何做到的呢?
“村里每年對綠植進行4次修剪!甭摵洗妩h支部書記蔡險峰介紹,春季,村里先對綠植進行一次修剪、除草,接著在梅雨季節(jié)過后再進行一次,這樣夏季只要保證澆水就行了。秋季和春節(jié)前再對綠植進行兩次修剪即可。
蔡險峰開了一家花木園藝場,從事苗木種植有15年的經驗。他說,綠化建成后,若管護跟不上,苗木容易枯死。為此,該村每年撥出幾萬元,聘請專人定期修剪護理。
植綠可以“突擊”,但護綠更需長期努力。蔡險峰認為,綠植種下去了,就是村里的財產,除了靠綠化單位養(yǎng)護,也要結合村里情況進行管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