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植前的準備
在栽植前應配制適合苗木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培養(yǎng)土。根據(jù)所栽苗木的大小、習性、發(fā)育階段和 現(xiàn)有的生產(chǎn)條件選擇合適的容器,要避免大容器栽小苗或小容器栽大苗。栽培用盆常用通氣性 能較好的容器,如素燒盆、木盆等,上市用盆選用美觀的塑料盆、瓷盆等。
(二)上盆
上盆是選擇適應規(guī)格的花盆,用一塊碎盆片、窗紗等物蓋于盆底排水口上,凹面向下,然后在
盆底填入一層粗粒培養(yǎng)土或碎瓦片、煤渣、沙礫等,作排水物,上面再填一層培養(yǎng)土,以待植苗。待植的苗木應進行修剪,剪去過長根和病腐根,并在保證株形完滿的前提下適當修剪枝葉。植苗時,用左手拿苗放于盆口中央深淺適當?shù)奈恢茫闷骶咛钆囵B(yǎng)土于苗四周,用手指或榔 頭等自盆邊向中心壓緊、打實。植株不宜栽得過深,填土也不宜過滿,基質土面與盆口應保留 1.5 cm距離。
栽植球根花卉時,應先填入排水層和基質(基質土面與盆口應保留1.5 000,然后用手或其 他物體開穴,將球根栽入穴中,壓實,栽人深度以能見到頂尖部位為宜。
塑料袋作容器時,一般不在底部填上排水層,而是直接裝人基質,將裝好基質的塑料袋排放在指定位置后,挖穴或用木棒引孔栽苗。
大型容器栽培大苗時,一般也不填排水層,栽植前先在容器底部填入一層土壤,然后放苗入容器,邊填基質邊用器具搗實。
苗木種植完畢后應立即澆水,水要灌足,一般連續(xù)澆兩次,水從排水孔中流出時停止?jié)菜?/p>
(三)排盆
苗木上盆后,要根據(jù)各種具體情況擺放容器。有條件時應設立遮陽和冬季保護設施。
喜光苗木應擺放在陽光充足處,擺放密度應小一些;中性、陰性苗木應分別排放在半陰、陰蔽處,并可適當加大密度。
容器的排放要整齊、美觀,密度要合理,中間留出步道,便于管理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