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布】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第三紀孑遺苗木。原產 江西廬山,現長江以南的浙幻:、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 栽培。
【生態(tài)習性】喜光樹種.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深厚肥沃、濕潤 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不耐干旱和水濕。生長迅速. 肉質根,不耐修剪,不耐移植。對二氧化硫、氣氣有較強的抗性.能 減弱噪聲,隔音性能好。
【綠化用途】為著名的秋色葉樹種,可列植為行道樹,配植為 庭蔭樹,也可叢植、群植,還是四旁綠化、工廠綠化的良好樹種。
【苗木繁育】播種和扦插等方法繁殖。
播種繁殖鵝聿揪15~20年生開始結實。花期5月,果 熟期10月。兩性花,但雌雄異熟.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時已成熟. 開花時柱頭已枯黃,失去接受花粉能力,不能受精。雌蕊雖未受精. 卻能繼續(xù)發(fā)育,結苗木種子,此為孤雌生殖現象,但所結苗木種子無生命力, 發(fā)芽率很低,通常只有5《左右。此現象在孤立木的鵝掌揪上發(fā)生 嚴重,發(fā)芽率只有0~5.6%,所以孤立木的鵝掌揪不宜作采種母樹。 叢生的鵝竄揪,其苗木種子發(fā)芽率可達20%~34.8“,可以應用為采種 母樹。此外,給予人工授粉,可使苗木種子發(fā)芽率提高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