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為楝科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枝多,葉為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3-5枚,倒卵形,深綠色。圓錐花序腋生,花細小而繁密,黃色,清香。四季開花。
米蘭喜濕潤肥沃、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以略呈酸性為宜。盆土可用25%堆肥、50%腐葉土、25%河砂混合配制。盆底放適量腐熟餅肥作基肥。米蘭喜溫暖,氣溫在16℃時開始發(fā)新枝,25℃時,植株生長旺盛。
米蘭落葉的主要原因:
1、水大。導致根系無法呼吸,窒息爛根。水分無法傳導到葉面上。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起初下部葉片卷曲,干枯,變成褐色脫落,進而導致上層綠色葉片短時間內也脫落。
2、水少。長時間缺水,導致根系枯死,此時再澆透水,會在短時間內大量落葉。植株死亡。當然,還有施肥不當、通風不暢,受凍落葉等很多原因。
處置方法:
1、剛買回來的米蘭要放在室內通風、有散射光的地方。每天可以見見晨光,中午太陽高照的時候搬進室內。太陽快落山時見見夕陽。這個過程可以持續(xù)半月左右,讓米蘭有個適應過程。其間澆水嚴格按照“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
2.逐漸把米蘭的日照時間延長,除了中午烈日需要遮蔭外,可多給陽光。促進葉片的葉綠素形成。其間澆水還是嚴格按照“見干見濕”,基本上是2天澆次透水。
3、如果出現(xiàn)澆水后大面積落葉,可以將米蘭盆墊高,盆內表層土撥開,注意不要傷及根系。停水停肥,放置在通風處,早晚只在葉面噴水。加快盆內濕氣蒸發(fā),等米蘭不再落葉后,可以逐步轉為正常管理。
步驟和方法:
1、米蘭剛上盆時澆一次透水后,半個月內宜少澆水,以促使發(fā)新根。夏季氣溫高、蒸發(fā)量大,澆水量宜稍大;開花期澆水量要適當減少,以免引起落蕾。秋后天氣轉涼,生長緩慢,應控制澆水量。澆水的原則是,干則澆,不干不澆。夏季高溫季節(jié),可在日落前向葉面或花盆周圍噴水,以增加環(huán)境濕度。米蘭雖喜陽光,盛夏中午時要適當遮蔭,以避免烈日灼傷葉片。米蘭喜肥,夏季生長旺盛期,應勤施用碎骨末、魚腸、蹄片泡制成的礬肥水。適當多施一些含磷質較多的液肥,能使米蘭開花多,花香濃郁,色彩金黃。
2、盆栽米蘭,一般兩年需翻盆換土1次,宿土不要打碎,在無根處去除部分陳土,剪去爛根。加新土時,適當加一些磷肥作基肥,不可太多。上盆后放陰涼處養(yǎng)護,約一星期后移置向陽處。換土一般在春季出房后一周左右進行較為適宜。
3、米蘭怕寒,越冬較難。氣溫在12℃以下進入休眠期,應停止施肥,減少澆水。霜降前須移入室內向陽處,溫度保持在lO一12℃左右。為保護葉片,適當用溫水噴灑枝葉,如果氣溫低,還可用塑料袋罩一段時間,但上方要留孔透氣。
4、來年開春,要等氣溫穩(wěn)定時才能出房,以免春寒凍死植株。出房前,應讓植株有一個適應氣溫變化的鍛煉過程。例如中午搬出曬曬太陽,晚上再搬回;盆花放在室內時,逐漸打開窗戶等。
5、你剛買的米蘭可能是環(huán)境的不適應,因為在你買之前,它是在溫室里生長的,到你家后,溫度濕度和光照都不能和溫室相比,加上盆土的濕度掌握不好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就會造成剛買的花拿回家就開始蔫了,掉葉子的現(xiàn)象。還有一種可能,你是北方的,買的米蘭是從南方進的貨,也會出現(xiàn)你說的現(xiàn)象。
6、米蘭喜光照、通風和濕潤的土壤,與其他植物相比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土壤的酸度,可經常在澆水時在水中以1:1000的比例兌入硫酸亞鐵(這很重要,硫酸亞鐵在花鳥市場上很容易找到,也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