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遮陽。遮陽可使日光無法對地面形成直接的照射,所以能使育苗地的地表溫度得以 降低,防止幼苗遭受日灼危害,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幼苗的霜凍 害。遮陽的材料通常采用葦簾、竹簾、黑色遮陽網等,搭設遮陽棚。通常以上方遮陽的蔭棚 較好,透光均勻,通風良好。上方遮陽又分為兩種,即水平式和傾斜式。水平式蔭棚南北兩 側髙度相向,傾斜式蔭棚則南低北高。實際的高度要按照苗木生長的高度來作出決定,通常 距床面40-50cm。
苗木品質會受到遮陽透光度的大小和遮陽時間長短的影響。為了確保苗木品質,透光度 最好大點,通常的透光度為1/2-2/3;遮陽的時間盡量短點,實際的時間根據苗木或地區(qū) 的氣候條件來確定,原則上從氣溫較高、會使苗木受富時開始,到苗木不易受日灼危害時即 止,多為從幼苗期開始遮陽。一天中,為了對光照進行調節(jié),可在每天10時開始遮陽,到 16時以后撤開遮陽。
②覆蓋和噴灌降溫。在播種行行間蓋草,能有8-10°C的降溫幅度,效果較好。噴灌或用地面灌溉都可以降低地表的溫度。
溲蓋的作用。對播種地要進行覆蓋,尤其是對小粒種子,搜土厚度在lcm左右的樹 種都應該加以搜蓋,為的是播種后避免表土干燥、板結,減少澆水次數,減少幼苗出土的阻
力,并減少鳥害。
覆蓋材料。指蓋材料原則上不妨礙幼苗出土,不給播種地帶來雜草種子和病蟲害, 應就地取材、經濟適用。簾子、塑料薄膜、稻草、秸稈、苔蘚、樹木枝條(如松樹和云杉) 以及腐殖質土和泥炭等為采用的復蓋材料。春天要想提高土壤溫度,就用暗色S蓋物,使種 子發(fā)芽加快,縮短出苗期。
覆蓋方法。塑料薄膜搜蓋要想取得最好的效果,就用塑料薄膜覆蓋播種地.不但能 避免土壤水分蒸發(fā),保持土壤濕潤、疏松、又能增加地面溫度,加快發(fā)芽的速度。
在使用塑料薄膜覆蓋時,應使薄膜與床面緊緊貼住,同時將周圍用土壓實。要對床面的 溫度時不時進行檢查,當苗床溫度達到28X:以上時,要打開薄膜的兩端,使其通風,達到 降溫的目的,也可以在薄膜h遮以葦簾從而實現降溫。
其他蒗蓋物用草類蒗蓋,盡管能實現保水,但不要過薄,不然保水效果并不好,過厚則 播種地的溫度低,推遲種子發(fā)芽的時間。要根據所采用的覆蓋材料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來決定 植蓋的適宜厚度,過機或過厚都不可取。通常用草的菹蓋厚度.以不見地面便可符合要求, 用腐殖質覆蓋厚度為1-1. 5cm。
撤覆蓋物。當幼苗大量出土(60%-70%)時,要立刻將覆蓋物分期撤除。只要是 對光照有影響的和妨礙幼苗生長的埴蓋物都要分次撤除。
完成播種后,對于鉭土較厚的苗床,或水分條件較好,管理較精細的苗木基地,無需再播種 后搜蓋,如此一來可以節(jié)省育苗的費用,降低成本。
(2)間苗和補苗
①間苗。間苗又叫疏苗,也就是除掉部分的苗木。苗木過密會導致無法接觸充分的光 照,通風條件差,每株苗木的營養(yǎng)面積過小,使苗木生長狀態(tài)不佳,從而使苗木品質下降。 苗木過密的圃地,還容易發(fā)生病蟲害。通過間苗.使苗木密度趨于合理,生長狀態(tài)良好,以 使苗木的質量得以提高。
間苗的時間與次數。根據苗木、地區(qū)不同來做決定,通常分1-2次進行最為合適, 實際操作時要按照幼苗的長勢、密度等情況鬧定,可在幼苗期的前期進行闊葉苗木第一次的 間苗,當幼苗展開3-4片(對)真葉、互相遮陽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在第一次后照時段,為的是有更高的成活率。若條件允許,補苗后可進行 2-3天的遮陽,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苗木成活率提高。
截根和幼苗移植
①截根。將生長在圃地中的幼苗或苗木的根利用利刀割斷的方法即為截根,又稱斷根。 促使W木多生側根、須根.擴大根系的吸收面積,這是截根的目的;同時,由于截根暫時對 莖葉生長形成抑制,加大了光合產物對根的供應,使根冠比加大,對苗木后期生長有利。通 過截根還可以減少起苗時根系的傷害,使苗木移植的成活率得到提升。
進行截根的時間通常在秋季苗木地h部分停止生長以后,也可在春季根系開始活動之 前,截根的深度通常為10-15cm。可用截根鍬、起苗犁進行截根。對于如樟樹、核桃、櫟 類、梧桐等主根發(fā)達,側根發(fā)育不良的苗木,成在幼苗期幼苗展開2片真葉時進行截根。
②幼苗移棺。通常用于如泡桐、按樹等幼苗生長迅速的苗木,或采用二段式育苗方式 的珍貴苗木或小粒種子苗木。第一段與苗床或室內播種相結合,等到幼苗長出2-3片真葉 后,與間茁相結合,也可在室外圃地上進行芽苗移栽。生長緩慢的苗木培養(yǎng)較大的苗木亦結 合疏苗進行移棺。移植的時間應選在陰天進行,移梢后的灌水要及時,并避免陽光的暴曬, 適當遮陽。
肥水管現因為播種后氣候條件的影響或較長的出苗時間,很容易導致床面缺少水 分,延緩了種子發(fā)芽,閃此在播種后出苗前,應適當地對其進行水分的供給。灌水的方法和 數fii隨著+同苗木、鉭土厚度的不同,也會不一樣。通常在土壤水分缺乏的地方,對覆土厚 度在2cm之下,又不加任何搜蓋的播種地,要進行灌溉。播種中、小粒種子,盡量要在播 種前先灌足底水,播種后在不對種子發(fā)芽構成影響的前提下,最好不灌水或減少灌溉次數。 灌溉時應注意:土壤水分要掌握合適的程度,水分過多容易導致種子腐爛;灌溉用細霧噴 水,避免將銜土沖走或沖倒幼苗;幼苗剛出土時,切忌用漫灌法灌蒙頭水。
松土除草松土除草是在苗木生長期內對表層土壤采用的一項耕作措施。松土具有 增加土壤通氣、增溫、保墑和促進根系生長發(fā)育的作用,通常結合除草、培土等同時進行。
一年生苗的松土除草多結合間苗、定苗工作進行,最好在有降水或灌溉后、表土稍干時 進行。松土剛開始要淺一點,深度通常為1-3cm,之后根據苗木生長,漸漸加深到5- 7cm。松土深淺還根據不一樣的目的,因而有不同的要求,以保墑為目的,盡量要淺,不宜 過深;以改善低洼地土壤結構、加快水分蒸發(fā)的速度、對土壤通氣狀況進行改善為目的,松 土需適當加深;以提高土溫為目的,松土時間要盡量的早,不能太遲;以消滅雜草為目的, 松土除草應在雜草幼小時進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通常一年生播種苗進行松土除草 6-10次,留剛苗為3-6次,生長后期應停止,從而加快苗木木質化。
除草是在苗木撫育管理的工作中,最是費力、費時。在苗木生產中要遵循“除早、除 小、除了”的前提,徹底地消滅雜草。除草可以結合人工除草、機械除草和化學除草等方法 共同使用。使用化學除草劑,要先進行試驗后,進行大面積推廣。
病蟲害防治防治苗木病蟲害是苗木基地多育苗、育好苗非事重要的工作之一《要貫徹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深人地進行調杳研究,摸淸楚蟲情調査和預測預報工作,創(chuàng)造對苗木生長有利,避免病蟲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遵循“治早、治小、治了”的前提,及時 開展防治工作。
(7)苗木防寒防寒越冬是對耐寒能力不佳的苗木采取的一項保護措施,使其能抵抗低 溫危害,確保成活,使其正常越冬。
①苗木遭受凍害的原因。
低溫苗木組織有較多的含水量,其保護組織無法提供充足的保護,當氣溫有一定幅 度的下降時,細胞原生質就會脫水,出現凍結,對細胞組織構成傷害,導致苗木最終失去生 命活力,如木香、木槿等。有些苗木在冬季或早春出現爛根、枝干脫皮、潰爛等,也屬 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