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基質中,要說無菌、保濕、好用,綠色花泥絕對是不容錯過的“寶貝”。它們由酚醛塑料發(fā)泡制成,可吸收相當于自身重量40倍的水。許多傳統(tǒng)基質難以插活的植物,都能在這里順利生根,不信您就試試。
風情萬種的三角梅,似乎走到哪里都不會寂寞。在北方,它們是花友們盆栽的愛物;在江南,它們是露地燦爛的風景。而在我們這里,它們是隨處可見的鄰居:無論城市鄉(xiāng)野、樓頂水畔,到處都有它們在熱烈奔放地生長,恣意妖嬈地盛開,仿佛不請自來的淘氣鬼,極少有人會有意識地栽培。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姑媽家發(fā)現(xiàn)了一株“金心雙色”三角梅。其葉黃綠斑駁,葉片中間有一道醒目的金黃色;其花粉白相間,絢麗而嫵媚(圖1)——在這滿世界都是三角梅的地方,這株三角梅格外新奇另類,奪人眼球,于是立即要來枝條,引種扦插。出乎意料的是,素砂、泥炭、珍珠巖、蛭石等常用扦插基質試了個遍,始終沒有生根,還真有點與眾不同的犟勁兒。于是大膽地采用另一種方法:花泥扦插法。 考慮到三角梅喜熱怕寒,在較高的溫度下才易生根,便捱至2012年5月20日,待溫度比較穩(wěn)定地上升至25—270C時,方才扦插。剪取14根三角梅半木質化枝條,包括“金心雙色”與“花葉單瓣朱紅”兩個品種。將枝條統(tǒng)一剪成7~10厘米長的插穗,為了不浪費枝條,連頂部嫩枝也不放過。將剪好的插穗放入 1: 500的生根粉溶液中浸泡約半小時,取出后晾干。找來一塊花店插花用的花泥,分切成若干小塊,放入盆中浸水,待花泥吸水至飽和,撈出備用。需要注意的是:泡花泥千萬不能著急,要令其自然吸水后沉至盆底。如果耐不住性子,用手將其按在水下或從上面淋水,花泥間的氣孔會被水堵住,造成中心部位不能充分吸水,此后再泡多久都無濟于事了。
為了防止插穗切口受傷,扦插前要先用小竹簽在花泥頂部中心位置劃開孔槽(圖2),再小心地將插穗插入,最后將花泥置于裝有淺水的盆中。考慮到本地春天空氣濕度較大,溫度較高,為防止黑桿,不再套袋。但需要留心補水,不要使花泥過干。
6月16日,插穗萌出新葉(圖3)。細看花泥上還有小小的白點——新根已經(jīng)長成了(圖4)!狂喜之際不敢掉以輕心,仍注意保持花泥的濕潤。4~5天后再次確認,插穗除一枝沒有生根,其余全部成活。3個月后,新的枝條已經(jīng)可以獨立生長,遂帶花泥上盆,一盆新的植株便誕生了。今年春天,想要給北方的花友郵寄幾株小苗,便把定植半年后的三角梅起苗,發(fā)現(xiàn)根系更加強壯(圖5)。而自帶的花泥正起到了“護心土”的作用,可以保護它在遙遠的旅途中安然無恙。
花泥是插花中常用的耗材,專為枝條保水、保鮮設計,具有無菌、保濕、透氣等諸多優(yōu)點,實踐證明是良好的扦插基質。這個春天,若您也有多年“欲繁殖而不得”的木本植物,不妨用這個方法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