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地施肥。由于牡丹喜冷燥忌熱濕,懼烈風(fēng)酷日,因此在栽植牡丹時應(yīng)選擇土質(zhì)疏松、土層深厚的砂質(zhì)壤土,要求牡丹栽植地塊高亢向陽、不重茬,且具有很好的排灌水能力。于大片牡丹栽植前1~2個月深翻土壤,深度以0.5~0.8 m為宜,促進根深葉茂。深翻土壤前應(yīng)施足發(fā)酵腐熟的人畜糞、餅肥或土雜肥作為底肥,人畜糞或餅肥施肥量為37.5~45.0 t/hm2,土雜肥施肥量為45~60 t/hm2。
2 播種育苗。用水把種子浸泡1~2 h,棄之浮起的秕粒,選擇比較飽滿的成熟種子,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即用50 ℃的溫水浸種24~30 h,促進種子早發(fā)快發(fā)。播前可用500~1 000 mg/kg赤霉素浸種24 h浸種,種子可拌以適量的草木灰進行播種。一般宜在處暑后至白露前播種,即農(nóng)歷7月底,此時播種有利于苗的生長發(fā)育,過早或過晚播種都對牡丹苗的生長不利。育苗不宜采用高畦,畦高10~15 cm,畦寬35~50 cm,畦上育苗2~3行,行株距為(6~9)cm×(3~4)cm,覆土3~5 cm,并立即加蓋地膜,地膜上加土6~8 cm,以保溫過冬。行播用種375~525 kg/hm2,撒播用種750 kg/hm2,播種時如果土壤的濕度不足,則應(yīng)在畦內(nèi)應(yīng)放水“偷澆”,保證種子的正常萌發(fā)。
3 栽植。菏澤市一般在秋分前后栽植牡丹,可以保證牡丹安全越冬及翌年正常生長發(fā)育,一般新根長度可達12~15 cm。栽植的具體操作步驟為:在已選擇好的地塊挖穴,大小為(30~50)cm×(30~50)cm,深度為40~50 cm,挖穴時要注意挖出的表土與生土應(yīng)分開放置,不可以混合。然后將牡丹苗放入穴內(nèi),將其根系均勻舒展在穴內(nèi),填埋表土,最后再填生土,在填土到1/2時應(yīng)輕提苗。填完土后,立即澆1次壓根水,待土壤見干時,即可松土保墑。牡丹栽植的深淺之度以瘡口齊土面為佳,深則根不發(fā),花不旺。
4 澆水。牡丹春季萌芽放葉、開花之前和開花之后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此時雨水不及時,需要澆水,以保證生長發(fā)育需水。牡丹澆水,北方土壤干燥宜多次澆水,南方地濕不可多澆。
5 施肥。從栽后第2年起,每年至少施肥3次,第1次在春分至清明時節(jié),即開花前15~25 d施下。第2次可在開花后15 d內(nèi)進行。第3次施肥應(yīng)在秋冬之季進行。
6 松土除草。開花前要進行2~3次,開花后到秋季每月1~2次。降雨或澆水之后,土壤略干就要鋤地松土。雜草易叢生,鋤地滅草更為重要,可減少雜草危害。
7 整枝去芽。是從牡丹分栽后的第2年春分至清明開始的,每年都要進行。當新芽從土中伸出地面5~10 cm時開始定股去芽,每株可留生長健壯、分布均勻的枝條5~8股。將從根頸上萌發(fā)的芽一律去掉。每股只保留頂芽,頂芽不好時可保留側(cè)芽。去芽的時間不可過早或過晚。過早芽未萌動生長,去不凈,過晚冗枝廢芽消耗掉大量養(yǎng)分,影響牡丹植株的生長情況,需進行第2次去芽。
8 摘蕾、護股。每年3月底花蕾已大時,應(yīng)將其形小而密的蕾摘掉,留下發(fā)育好的頂蕾。如牡丹發(fā)育很弱時,可摘去全部花蕾,促進植株更好地生長發(fā)育,為翌年開花打下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