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照或溫度不適宜;ɑ艿脑a(chǎn)地不同,生態(tài)習(xí)性各異,有的喜光照,有的宜半陰,有的喜溫暖,有的喜涼爽。如果它們所需要的光照或溫度得不到滿足,就容易引起落花、落蕾。
2.施肥不當(dāng)。如施氮肥過多,引起枝葉徒長,營養(yǎng)物質(zhì)消耗過多,導(dǎo)致不開花或開花很少,即使能開花也容易落花、落蕾。蕾期施肥過濃,或澆水忽多忽少,也容易引起落花、落蕾。
3.土壤含鹽堿量高。大多數(shù)花卉喜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懼怕鹽堿,即使較耐鹽堿的花卉,如天竺葵、月季等,在土壤含鹽量超過O.1%,pH值超過7.5時,生長和開花也會受到影響。
4.久未修剪。有些花木長期不修枝整形,不僅影響美觀,而且由于有許多不必要的枝條,消耗了大量的養(yǎng)料,影響花芽形成,導(dǎo)致植株開花少或者不開花。
5.冬季室溫過高。多數(shù)花卉冬季處于休眠或半休眠狀態(tài),室溫以5。C左右為宜。即使一些喜溫暖的花卉如米蘭等,室溫一般也不要超過12℃。如果室溫過高,會影響植株充分休眠或過早地抽芽長葉。植株消耗了大量的養(yǎng)分后,翌年生長衰弱,將不開花或花朵瘦小,容易凋落。
6.病蟲襲擊。植株若受到病蟲危害,生長受到破壞并影響?zhàn)B分積累,也會落花、落蕾。另外,花或蕾直接受到病蟲危害也容易引起落花、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