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蘿,原產(chǎn)墨西哥,又名密蘿松,俗稱五角星花、獅子草!对娊(jīng)》云:“蔦為女蘿,施于松柏”,意喻兄弟親戚相互依附。蔦即桑寄生,女蘿即菟絲子,二者都是寄生于松柏的植物。蔦蘿之形態(tài)頗似蔦與女蘿,故合名之。
1 形態(tài)特征
蔦蘿單葉互生,葉的裂片修長如絲,花從葉腋下生出,花梗長約3cm,上著數(shù)朵五象星狀小花,顏色深紅嬌艷,有的白色;ㄆ趶7月上旬~9月下旬,每天開放一批,晨開午后即蔫。蔦蘿的細長潤滑的蔓生莖,長可達4~5m,柔軟,極富攀援性,是理想的綠籬植物。
2 生態(tài)習(xí)性
羽葉蔦蘿喜溫暖,忌寒冷,怕霜凍,溫度低時生長非常緩慢,種子發(fā)芽適宜溫度20~25℃。要求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多數(shù)種類對日照時數(shù)要求不嚴。
3 繁殖方法
3.1 扦插 常于春末秋初用當(dāng)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頭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dāng)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后,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cm長的一段,每段帶3個以上的葉節(jié)。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剪口離最上葉節(jié)約1cm處平剪,下剪口離最下葉節(jié)約0.5cm處斜剪,上下剪口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后,選取頭年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jié),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扦插后覆蓋50%~80%的遮陽網(wǎng),待根系長出后,晴天時每天下午4:00撤下遮陽網(wǎng),第2天上午9:00前蓋上遮陽網(wǎng);保持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空氣相對濕度在75%~85%。
3.2 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cm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后的傷口寬度為1cm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cm、寬 5~8cm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huán)剝的部位包扎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扎緊,中間鼓起。約4~6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新的植株。
4 栽植
4.1 上盆 小苗裝盆或養(yǎng)了幾年的大株轉(zhuǎn)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cm厚的粗粒基質(zhì)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cm,再蓋上一薄層基質(zhì),厚約1~2cm,然后放入植株,再填好基質(zhì),避免燒根。
4.2 修剪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jié)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4.3 換盆 當(dāng)植株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要考慮換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xù)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yǎng)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以下1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爐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1種。
4.4 溫濕度管理 羽葉蔦蘿喜歡略微濕潤或干燥的氣候環(huán)境,要求生長環(huán)境的空氣相對溫度為50%~70%。喜歡溫暖氣候,但夏季高溫、悶熱(35℃以上,空氣相對濕度在 80%以上)的環(huán)境不利于它的生長;對冬季溫度要求很嚴,當(dāng)環(huán)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下不能安全越冬。
4.5 肥水管理 對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養(yǎng)護過程中,還要適當(dāng)進行肥水管理。春、夏、秋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 ——清水順序循環(huán),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huán),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4.6 病蟲害防治 蚜蟲零星發(fā)生時,可用毛筆蘸水輕輕刷掉并殺死。蚜蟲發(fā)生數(shù)量多時,可噴藥防治。藥劑可用40%樂果或80%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2.5%魚藤精1000倍液或煙草石灰水60倍液(另加0.1%洗衣粉)等等。同時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蚜蟲主要天敵有異色瓢蟲、七星瓢蟲、龜紋瓢蟲、食蚜蠅及草蛉等。這些天敵對抑制蚜蟲的發(fā)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