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以其投入少、見效快、市場需求量大,成為一項發(fā)展前景廣泛的產業(yè)。邱縣是林業(yè)大縣,有著豐富的林地資源,我們充分利用林間自然形成的潮濕、陰涼環(huán)境條件,多方面積極探索林下草菇養(yǎng)殖的多元化發(fā)展,草菇養(yǎng)殖作為一種成功模式在全縣得以推廣,花木網:www.1huamu.com現(xiàn)像大家介紹一下。
草菇分為菌絲體與子實體兩部分。菌絲體為淺白色,半透明、絲狀、有分枝。子實體由菌蓋、菌褶、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組成,剛形成時為白色光滑小點,1~2d后形成菌蕾,3~4d后菌柄伸長,菌蓋突破菌托,成為一個成熟開傘形狀的子實體。
一、草菇生長需要的立地條件
1.草菇生長所需營養(yǎng)物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氮素和各種礦物質和一定數(shù)量的維生素。這些營養(yǎng)物質可以從棉籽殼、廢棉、稻草、牛糞、麩皮、米糠、甘蔗渣、土壤中獲取。
2.草菇菌絲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為34℃左右,低于20℃生長極微弱,10℃停止生長,5℃以下或45℃以上菌絲很快死亡。子實體發(fā)生的溫度范圍為25~35℃,最適為28~33℃,低于20℃或高于35℃對子實體的生長發(fā)育不利,否則產量有欠缺。
3.適合草菇菌絲生長的含水量最高不得超過70%。子實體發(fā)育時要求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8%左右,高于95%草菇易腐爛,而且容易感染雜菌,80%以下,草菇生長遲緩,表面粗糙,缺乏光澤,產量低。?
4.足夠的氧氣是草菇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條件。氧氣不足,二氧化碳積累太多,常會導致其生長停止或死亡。通風太過,容易散失水分,不利于草菇生長。
5.草菇喜偏堿環(huán)境,培養(yǎng)料配方時以pH7.5~8為宜,擔孢子萌發(fā)需要的酸堿度以pH6~7.5為宜。菌絲在pH4~10.3時均可生長,子實體生長適宜pH8.6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直射陽光反而會抑制菌絲的生長,室外栽培草菇應覆蓋草簾遮擋陽光。子實體的形成和發(fā)育需一定的散射光。光照較強烈,子實體顏色深黑而有光澤,健壯,抗病力強,組織致密;光照不足,子實體無光澤,白色菇體組織較疏松。
二、草菇培養(yǎng)料的選擇要點
在培養(yǎng)料的選用上,主料采用平菇栽培廢料、平菇栽培廢料+牛糞、平菇栽培廢料+麥秸、麥秸+牛糞、玉米芯、棉柴幾種主料,其中以2/3平菇栽培廢料+1/3麥秸表現(xiàn)較好,玉米芯最好。
三、草菇菌種的選擇和制備
在菌種使用上可選用麥粒原種和棉籽皮栽培種,表現(xiàn)為相同價值的菌種,以栽培種為好,播種量大,發(fā)菌快,出菇早。但蓋面菌種不宜過多,否則出菇過密,易發(fā)生死菇,商品性降低。
在菌種制備方面,可選用貯存菌種和當年生菇組織制種,表現(xiàn)為當年菇制的種生活力強,菌絲生長粗壯,結菇性好。
四、草菇的栽植方式
在栽培種植之前,要先探明土壤性質,選用合適的輔料。輔料可選擇石灰、復合肥等。在鋪料上采用壟栽覆土方式,料壟不宜過高,最高處不宜超過30cm,以最高處為25cm,寬60cm的波浪形料壟較好。鋪料后,菌種2/3混播,1/3蓋面,然后上鋪地膜保溫保濕。播種2~3d后即可掀膜通風,以促進菌絲生長。出現(xiàn)膜下菌絲旺長,應立即揭掉地膜,控制旺長,否則出菇少而遲。
五、栽植草菇的注意事項
1.小袋制種,防蟲害
小袋制種有利于增強通風,防止蟲害,縮短菌種生長時間,降低菌袋破損,從而降低菌種污染率。多通風,勤通風可降低制種環(huán)境的濕度和特定雜菌的種群數(shù)量,在通風口覆蓋防蟲網,有利于降低蟲口密度,防止菌種帶蟲污染。
2.配置栽培料注意三要二不要
配制栽培料時,要適當增大石灰用量,要加入克霉靈、多菌靈等抑菌殺菌劑,要加干料量1/1000的高效氯氰菊酯等低毒低殘留殺蟲劑,以防止雜菌滋生和病蟲危害。石灰用量不要過多,一般加3%~4%即可,也不要加入過高的營養(yǎng)輔料。
3.菌袋接種有說法,碼放菌袋不超高
一般應選22~24×45~45cm的菌袋,可以兩頭接種,也可以接4層菌種。多層菌種宜扎通孔通氣。栽培袋最好單層擺放,碼放最高不超過3層以防燒菌壞袋。
4.出菇開口宜小不宜大
出菇時宜開小口,勤噴水多通風,注意防治環(huán)境中的蟲害,降低蟲口密度。大開口方式,易造成料頭過干和病蟲危害,降低平菇產量和質量。
5.采收時間要集中,規(guī)格不過七
早秋時溫度高,草菇生長快,鮮菇批發(fā)上市時間集中,因此,不要等草菇長大再采。一般菇片5~7cm,6~7成熟時就應采收。否則,易造成第二天菇片過大和散射孢子,降低菇體品質,且宜引起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