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內(nèi)因。菊花屬短日照植物。在每天光照12小時以下的條件下才能分化花芽,并形成花蕾開花。菊花花芽分化在自身生長階段已完成,同時需要在短日照、氣溫較低、晝夜溫差10X:左右的環(huán)境條件下,頂芽才能轉(zhuǎn)化為花芽,孕蕾開花。
②外因。養(yǎng)護不當(dāng)。比如苗期澆水過多.施氮肥過量而又缺乏磷押肥.修剪不及時,過早或過晚摘心、剪枝。如采用扦插繁殖,在幼苗期.澆水不宜多,盆土中除施入基肥外,幼苗期一般不必施追肥.可使小苗生長健壯。定植后留4-5片葉時注意及時摘心。摘心時應(yīng)將不需要的過密枝、病蟲枝全部剪除.對保留枝條進行摘心,以促使花芽形成。成株期盆土要見干見濕.防止積水。人秋后每隔7天左右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孕蕾期再增施2-3次0.1%磷酸二氫鉀或1%-2%過磷酸鈣。經(jīng)過這樣的養(yǎng)護,“白緙”前后即可見花蕾,“霜降”前后則可鮮花怒放。